为人处事的成语 (40928个)

1

安安稳稳

成语拼音:
[ān ān wěn wěn]
成语解释:
形容十分安定稳当。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2

安安心心

成语拼音:
[ān ān xīn xīn]
成语解释:
保持心境平静,不受外界干扰
成语出处: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74回:“数年之后,心气全平,冤愤若释,倒安安心心的在地下修道起来。”
3

哀哀欲绝

成语拼音:
[āi āi yù jué]
成语解释:
悲痛得将要气绝;指异常悲痛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3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4

安安逸逸

成语拼音:
[ān ān yì yì]
成语解释:
安闲舒适,自由自在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0回:“给他娶了亲,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,不想命该如此,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,所以哥哥躲出门的。”
5

昂昂自若

成语拼音:
[áng áng zì ruò]
成语解释:
昂昂:气概昂扬,大模大样;自若:象平常一样。形容无所顾虑,从容自如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25卷:“三士带剑立于殿下,昂昂自若。”
6

肮肮脏脏

成语拼音:
[āng āng zāng zāng]
成语解释:
不干净。比喻卑鄙、丑恶
成语出处: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,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。”
7

按兵不举

成语拼音:
[àn bīng bù jǔ]
成语解释:
犹按兵不动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开诏救忠》第三折:“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,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。”明 无名氏《精忠记 挂冠》:“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,岂有按兵不举之理?”
8

安邦定国

成语拼音:
[ān bāng dìng guó]
成语解释:
邦:古代诸侯的封国;后泛指国家。定:使安定。使国家安定、巩固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一折:“老将军无阵云收,若题着安邦定国,受赏封侯。”
9

阿鼻地狱

成语拼音:
[ā bí dì yù]
成语解释:
阿鼻:梵语的译音,意译为“无间”,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。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。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》:“下至阿鼻地狱。”
10

爱博而情不专

成语拼音:
[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]
成语解释:
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,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,则爱博而情不专。”
11

按步就班

成语拼音:
[àn bù jiù bān]
成语解释:
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。参见“按部就班”。
成语出处:
语出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选义案部,考辞就班。”
12

敖不可长

成语拼音:
[ào bù kě zhǎng]
成语解释:
敖:通“傲”,傲慢。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敖不可长,欲不可从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”
13

爱别离苦

成语拼音:
[ài bié lí kǔ]
成语解释:
佛家语,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。
成语出处:
《瑜伽师地论》第61卷:“何云何爱别离苦?当知此苦,亦由五相。”
14

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

成语拼音:
[ān bù lí mǎ bèi,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]
成语解释:
甲:铠甲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15

鞍不离马,甲不离身

成语拼音:
[ān bù lí mǎ,jiǎ bù lí shēn]
成语解释:
甲:铠甲,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
成语出处:
唐《敦煌变文集·卷一·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16

爱不忍释

成语拼音:
[ài bù rěn shì]
成语解释:
忍:忍心;释:放下。对所喜爱的物品;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。形容极其喜爱。
成语出处:
清 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》:“又于扇头见一绝云:‘一夜东风草剪齐,如丝春雨湿香泥……’亦爱不忍释。”
17

案兵束甲

成语拼音:
[àn bīng shù jiǎ]
成语解释:
案:通“按”,手抚;兵:兵器;束:捆束;甲:盔甲。放下兵器,捆束铠甲。指停止作战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:“若不能当,何不案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。”
18

安不忘危

成语拼音:
[ān bù wàng wēi]
成语解释:
安:平安;危:危险;灾难。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;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是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19

安邦治国

成语拼音:
[ān bāng zhì guó]
成语解释:
使国家安定太平。
成语出处:
明 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:“荐贤举善是吾心,安邦治国访知音。”
20

安常处顺

成语拼音:
[ān cháng chǔ shùn]
成语解释:
安:习惯于;处:居住,居于;顺:适合,如意。习惯于平稳的日子,处于顺利的境遇中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适来,夫子时也;适去,夫子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”
* 为人处事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