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朝成语 (40928个)

1

聱牙戟口

成语拼音:
[áo yá jǐ kǒu]
成语解释:
聱牙:不顺口。形容文词艰涩,拗口难读
成语出处:
《明史 文苑传三 李攀龙》:“所拟乐府,或更古数字为己作,文则聱牙戟口,读者至不能终篇。”
2

聱牙诘屈

成语拼音:
[áo yá jié qū]
成语解释:
聱牙:不顺口;诘屈:曲折。形容文辞艰涩难读
成语出处:
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二卷:“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,多不自解。”
3

聱牙诘曲

成语拼音:
[áo yá jié qū]
成语解释:
聱牙:不顺口;诘曲:曲折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
成语出处:
清 郑相如《汉林四传 开明君传》:“有荐伏生工《尚书》,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,从七岁好口授书文,聱牙诘曲。”
4

聱牙佶屈

成语拼音:
[áo yá jí qū]
成语解释:
聱牙:不顺口;佶屈:曲折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
5

安于磐石

成语拼音:
[ān yú pán shí]
成语解释:
安:安稳;磐石:巨石。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
成语出处:
战国 赵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
6

安于盘石

成语拼音:
[ān yú pán shí]
成语解释:
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
成语出处:
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。则国安于盘石,寿于旗翼。”杨倞注:“磐石,盘薄,大石也。”
7

聱牙诎曲

成语拼音:
[áo yá qū qū]
成语解释:
形容文辞艰涩难读
成语出处:
清 钱谦益《题归太仆文集》:“推公之意,其必以聱牙诎曲不识字句者为古耶?”
8

暗约私期

成语拼音:
[àn yuē sī qī]
成语解释:
约:约定;期:约会。暗中私自相互约定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云窗梦》第三折:“则为我暗约私期,致令得离乡背井。”
9

安于所习

成语拼音:
[ān yú suǒ xí]
成语解释:
安:习惯于。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。指习惯对人的制约
成语出处:
明 袁宏道《叙梅子马王程稿》:“人情安于所习,故虽至美,亦以至恶掩也。”
10

暗约偷期

成语拼音:
[àn yuē tōu qī]
成语解释:
约:约定;期:约会。暗中私自相互约定。指男女私定终身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符金锭》第一折:“又不是月下星前,暗约偷期。”
11

盎盂相击

成语拼音:
[àng yú xiāng jī]
成语解释:
比喻一家人争吵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,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性情,加上几分伉俪,把午间那番盎盂相击化得水乳无痕。”
12

盎盂相敲

成语拼音:
[àng yú xiāng qiāo]
成语解释:
比喻一家人争吵。
成语出处:
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青蛙神》:“且盎盂相敲,皆臣所为,无所涉于父母。”
13

安于现状

成语拼音:
[ān yú xiàn zhuàng]
成语解释:
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
成语出处:
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
14

安营下寨

成语拼音:
[ān yíng xià zhài]
成语解释:
安:安置;营:营房;寨:防守用的栅栏。指军队驻扎下来。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:“众诸侯亦陆续皆至,各自安营下寨,连接二百余里。”
15

奥援有灵

成语拼音:
[ào yuán yǒu líng]
成语解释:
奥援:暗中支持的力量;有灵:有神通。指旧时官场的钻营、勾结,暗通关节,显露神通
成语出处:
明 文秉《先拨志始》下卷:“皆大慝巨奸,或燕处于园亭,或潜藏于京邸,奥援有灵,朝廷无法。”
16

安于一隅

成语拼音:
[ān yù yī yù]
成语解释:
隅:角落。安心在某一个角落。形容苟安一角,不求进取。
成语出处:
宋 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
17

安营扎寨

成语拼音:
[ān yíng zhā zhài]
成语解释:
安营:安置营房;扎寨:修筑军营栅栏。原指暂时停止军队行动安置营帐;并在四周修筑栅栏;使军队驻扎下来。后有时借指建立临时的建设基地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二折:“这周瑜匹夫,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,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,其意非小。”
18

碍足碍手

成语拼音:
[ài zú ài shǒu]
成语解释:
同“碍手碍脚”。
成语出处:
19

安坐待毙

成语拼音:
[ān zuò dài bì]
成语解释:
坐着等死。指不积极想办法,坐等灭亡。
成语出处:
明 李贽《焚书 复邓鼎石》:“惟是世人无才无术,或有才术矣,又恐利害及身,百般趋避,故亦遂因循不理,安坐待毙。”
20

安枕而卧

成语拼音:
[ān zhěn ér wò]
成语解释:
放好枕头睡大觉。比喻太平无事,不必担忧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黥英列传》:“使布出于上计,山东非汉之有也;出于中计,胜败之数未可知也;出于下计,陛下安枕而卧矣。”
* 汉朝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