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(40928个)

1

不耻下问

成语拼音:
[bù chǐ xià wèn]
成语解释:
不耻:不以为耻辱;下问:降低身份请教别人。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。形容虚心求教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下问,谓凡在己下者。”
2

不可思议

成语拼音:
[bù kě sī yì]
成语解释:
原是佛教用语;指神秘奥妙。不可用心意思忖;也不能用言语表达。后形容对事物情况、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。
成语出处:
《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》:“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。”慧远义记:“不思据心,不议就口,解脱真德,妙在情妄心言不及,是故名为不可思议。”
3

不屑一顾

成语拼音:
[bù xiè yī gù]
成语解释:
不屑:认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顾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
成语出处:
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
4

出乎意料

成语拼音:
[chū hū yì liào]
成语解释:
指出人意料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发刊词》:“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,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。”
5

鹤立鸡群

成语拼音:
[hè lì jī qūn]
成语解释:
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6

戛然而止

成语拼音:
[jiá rán ér zhǐ]
成语解释:
戛然:像声词。声音突然停止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满场生旦净末,同声一个曲牌,也听不来南腔北调,只觉得如出一口。唱了几套,戛然而止。”
7

井然有序

成语拼音:
[jǐng rán yǒu xù]
成语解释:
井然:整整齐齐的样子。有条理;有次序;整齐不乱。
成语出处:
清 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:“以制产、重农、救荒分三事……井然有序。”
8

精忠报国

成语拼音:
[jīng zhōng bào guó]
成语解释:
精心忠诚;报效祖国。
成语出处:
《北史 颜之仪传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,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!”
9

翩翩起舞

成语拼音:
[piān piān qǐ wǔ]
成语解释:
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。
成语出处:
唐 李白《高句骊》:“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”
10

秋高气爽

成语拼音:
[qiū gāo qì shuǎng]
成语解释:
形容秋季天空晴朗;气候凉爽宜人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甫《崔氏东山草堂》诗:“爱汝玉山草堂静,高秋爽气相鲜新,暗风吹乱蛩悲咽。”
11

七嘴八舌

成语拼音:
[qī zuǐ bā shé]
成语解释:
形容人多嘴杂;议论纷纷。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。
成语出处:
《好逑传》第五回:“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,忽被铁公子拦住,便七嘴八舌地乱嚷。”
12

人迹罕至

成语拼音:
[rén jì hǎn zhì]
成语解释:
罕:少。人的足迹很少到达。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。
成语出处:
汉 荀悦《汉纪 孝武纪二》:“而夷狄殊俗之国,辽绝异党之地,舟车不通,人迹罕至。”
13

人寿年丰

成语拼音:
[rén shòu nián fēng]
成语解释:
人长寿;年成也好。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萧统《文选 潘岳》:“宜其民和年登。”李善注引作“人和年丰。”
14

四面八方

成语拼音:
[sì miàn bā fāng]
成语解释:
八方:指四方四隅;即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;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四隅;泛指周围。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。
成语出处:
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》:“如孔子教人,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,未尝说出大头脑处,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,也自见得个大头脑。”
15

太平盛世

成语拼音:
[tài píng shèng shì]
成语解释:
指社会安定、政治清明、经济繁荣的时代。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。太平:社会安定。
成语出处:
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余谓太平盛世,元夕张灯,不为过侈。”
16

叹为观止

成语拼音:
[tàn wéi guān zhǐ]
成语解释:
看到这里就够了;不必再看别的。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德至矣哉,大矣!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。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,观止矣。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”
17

微不足道

成语拼音:
[wēi bù zú dào]
成语解释:
指意义、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。微:小;足:值得;道:谈。
成语出处:
清 阎尔梅《白耷山人文集》:“又好读古人书,遇古人有气谊、事功、文章者,辄慨然欣慕,其卑不足值者,心鄙夷之。”
18

相得益彰

成语拼音:
[xiāng dé yì zhāng]
成语解释:
益:更加;彰:明显。指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;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。
成语出处:
汉 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明明在朝,穆穆列布,聚精会神,相得益章。”
19

歇斯底里

成语拼音:
[xiē sī dǐ lǐ]
成语解释:
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
成语出处:
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
20

赞不绝口

成语拼音:
[zàn bù jué kǒu]
成语解释:
赞:称赞;绝:停。不住口地称赞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字势飞舞,魏生赞不绝口。”
*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