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开头的成语 (681个)
-
1
刻舟求剑
- 成语拼音:
- [kè zhōu qiú jiàn]
- 成语解释:
- 舟:船;求:寻找;寻求。在船上刻记号;寻找失落水中的剑。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;死守教条;拘泥固执;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。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-
2
科班出身
- 成语拼音:
- [kē bān chū shēn]
- 成语解释:
- 科班:指旧时招收儿童;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。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。
- 成语出处:
- 茅盾《升学与就业》:“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‘学校’‘科班’出身,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!”
-
3
侃侃而谈
- 成语拼音:
- [kǎn kǎn ér tán]
- 成语解释:
- 侃侃: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。指理直气壮、不慌不忙地讲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。”
-
4
开卷有益
- 成语拼音:
- [kāi juàn yǒu yì]
- 成语解释:
- 开卷:打开书本;益:益处;收获。打开书来看;就会有收获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开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”
-
5
口若悬河
- 成语拼音:
- [kǒu ruò xuán hé]
- 成语解释:
- 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-
6
口是心非
- 成语拼音:
- [kǒu shì xīn fēi]
- 成语解释:
- 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葛洪《抱朴子 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
-
7
苦心孤诣
- 成语拼音:
- [kǔ xīn gū yì]
- 成语解释:
- 苦心:用心良苦。孤诣:独到的成就或境地。用尽苦心;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。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;很有独到之处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翁方纲《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》:“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,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,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。”
-
8
可歌可泣
- 成语拼音:
- [kě gē kě qì]
- 成语解释:
- 可:值得;歌:歌颂;赞扬;泣:流泪。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;并令人感动的流泪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海瑞《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》:“追念及之,可歌可泣。”
-
9
刻骨铭心
- 成语拼音:
- [kè gǔ míng xīn]
- 成语解释:
-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-
10
看破红尘
- 成语拼音:
- [kàn pò hóng chén]
- 成语解释:
- 红尘:佛家称人世间。看破人生事情;对一切持超脱态度。这是一种消极厌世态度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43回:“看这话头,他明明看破红尘,贪图仙景,任俺寻找,总不出来。”
-
11
慷慨解囊
- 成语拼音:
- [kāng kǎi jiě náng]
- 成语解释:
- 慷慨:大方;不吝惜;囊:口袋;指钱袋。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;拿出钱来。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鲁智深见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悭吝,只要下山。”
-
12
开天辟地
- 成语拼音:
- [kāi tiān pì dì]
- 成语解释:
- 辟:开辟。古代神话传说;盘古氏开天辟地;才开始了人类历史。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隋书 音乐志中》:“开天辟地,峻岳夷海。”
-
13
哭笑不得
- 成语拼音:
- [kū xiào bù dé]
- 成语解释:
- 哭也不好;笑也不好。形容处境尴尬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高安道《皮匠说谎》:“好一场,恶一场,哭不得,笑不得。”
-
14
刻不容缓
- 成语拼音:
- [kè bù róng huǎn]
- 成语解释:
-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,不独刻不容缓,并且两命攸关。”
-
15
口蜜腹剑
- 成语拼音:
- [kǒu mì fù jiàn]
- 成语解释:
- 嘴里说得动听;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。形容嘴甜心狠;阴险毒辣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尤忌文学之士,或阳与之善,啖以甘言而阴陷之。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
-
16
脍炙人口
- 成语拼音:
- [kuài zhì rén kǒu]
- 成语解释:
- 脍:细切的肉;炙:烤熟的肉。肉菜味道鲜美;使人爱吃。
- 成语出处:
-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》:“李涛,长沙人也,篇咏甚著,如‘水声长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,……皆脍炙人口。”
-
17
慷慨激昂
- 成语拼音:
- [kāng kǎi jī áng]
- 成语解释:
- 慷慨:充满正气;情绪激动。激昂:振奋昂扬。形容精神振奋;意气昂扬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柳宗元《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-
18
夸夸其谈
- 成语拼音:
- [kuā kuā qí tán]
- 成语解释:
- 夸夸:说大话。言辞浮夸;大谈特谈。形容说话、写文章时浮夸;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进了书房门,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,知道是他已来了,进去作揖,同坐下。”
-
19
空前绝后
- 成语拼音:
- [kōng qián jué hòu]
- 成语解释:
- 空:空白;绝:断绝。以前没有过;以后也没有。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;独一无二的事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朱象贤《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》:“古之木兰,以女为男,代父从军,十二年而归,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,诗歌美之,典籍传之,以其事空前绝后。”
-
20
口干舌燥
- 成语拼音:
- [kǒu gān shé zào]
- 成语解释:
- 非常干渴。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;费尽口舌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魏 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* K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