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开头的成语 (3248个)
-
1
知行合一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xíng hé yī]
- 成语解释:
-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”
-
2
栉风沐雨
- 成语拼音:
- [zhì fēng mù yǔ]
- 成语解释:
- 栉:梳头发;沐:洗头发。风梳发,雨洗头。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下》:“沐甚雨,栉急风。”
-
3
杂乱无章
- 成语拼音:
- [zá luàn wú zhāng]
- 成语解释:
- 杂乱:多而乱;无章:没有条理。混乱而没有条理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其为言也,乱杂而无章。”
-
4
锱铢必较
- 成语拼音:
- [zī zhū bì jiào]
- 成语解释:
-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(锱:四分之一两;铢:二十四分之一两;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)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荀子 富国》:“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”
-
5
置若罔闻
- 成语拼音:
- [zhì ruò wǎng wén]
- 成语解释:
- 置:放;若:好像;罔:没有;闻:听见。放在一边;好像没有听见一样;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:“当中书言时,沈宜厉声力折,只因心中恼他,置若罔闻。”
-
6
指日可待
- 成语拼音:
- [zhǐ rì kě dài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(指日:可以指出日期)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。”
-
7
中庸之道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yōng zhī dào]
- 成语解释:
- 中:折中;庸:平常。儒家的一种主张。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
-
8
装模作样
- 成语拼音:
- [zhuāng mó zuò yàng]
- 成语解释:
- 故意装样子作姿态。形容做作;不自然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无名氏《冻苏秦》:“也不问别来无恙,放下一张饭床,上面都没摆当,冷酒冷汤,着咱如何近傍,百般装模作样。”
-
9
糟糠之妻
- 成语拼音:
- [zāo kāng zhī qī]
- 成语解释:
-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,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(1)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。(2)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糟糠,酒渣及穀皮,指粗劣的食物。糟:酒渣。糠:谷皮。贫穷时,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(光武帝)谓弘曰:‘谚言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
-
10
孜孜以求
- 成语拼音:
- [zī zī yǐ qiú]
- 成语解释:
-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
- 成语出处:
-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
-
11
张皇失措
- 成语拼音:
- [zhāng huáng shī cuò]
- 成语解释:
- 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杨景贤《西游记》:“你看他胁肩谄笑,趋前退后,张皇失措。”
-
12
著作等身
- 成语拼音:
- [zhù zuò děng shēn]
- 成语解释:
- 著作跟身材一样高(等:相等)。形容著作十分丰富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自是以外,虽著述等身,声华盖代,总听其自贮名山,不得入此门一步焉,先圣之志也。”
-
13
子虚乌有
- 成语拼音:
- [zǐ xū wū yǒu]
- 成语解释:
-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(子虚、乌有:人名)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奼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-
14
朝秦暮楚
- 成语拼音:
- [zhāo qín mù chǔ]
- 成语解释:
- 早上侍奉秦国;晚上倒向楚国。比喻主意不定;反复无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毕魏《竹叶舟》:“因见贵戚王恺,富堪敌国,比太仆更觉奢华,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。”
-
15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zhǐ wéi zhī zhī,bù zhī wéi bù zhǐ]
- 成语解释:
- 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论语 为政》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-
16
在劫难逃
- 成语拼音:
- [zài jié nán táo]
- 成语解释:
- 劫:劫数。佛教指大灾难。原指命中注定;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无名氏《冯玉兰夜月泣江舟》:“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,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。”
-
17
纸老虎
- 成语拼音:
- [zhǐ lǎo hǔ]
- 成语解释:
-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94回:“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,望之若真,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,决不能持于久远。”
-
18
咫尺天涯
- 成语拼音:
- [zhǐ chǐ tiān yá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距离虽近;却像远在天边一样(咫:古代长度单位;八寸;天涯:天边)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李中《宫词二首》:“门锁帘垂月影斜,翠华咫尺隔天涯。”
-
19
支离破碎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lí pò suì]
- 成语解释:
- 支离:分散。形容散乱不整;残缺不全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许谦《白云集》:“近代以文辞取士,而不考其实,惟务雕镌镂刻,破碎支离,波淫邪遁之辞,靡所不至。”
-
20
知难而进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nán ér jìn]
- 成语解释:
- 指不怕困难;敢于迎着困难上。
- 成语出处:
- 左丘明《左传 定公六年》:“陈寅曰:‘子立后而行,吾室亦不亡,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。’”
* Z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