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丁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丁是丁,卯是卯
- 成语拼音:
- [dīng shì dīng,mǎo shì mǎo]
- 成语解释:
-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,不能有差错。形容对事认真,毫不含糊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3回:“我看你利害,明儿有了事,我也‘丁是丁,卯是卯’的,你也别抱怨。”
-
2
丁宁周至
- 成语拼音:
- [dīng níng zhōu zhì]
- 成语解释:
- 丁宁:再三嘱咐;周至:周到,细致。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。形容办事周到
- 成语出处:
-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,而过于丁宁周至。”
-
3
丁宁告戒
- 成语拼音:
- [dīng níng gào jiè]
- 成语解释:
- 丁宁;再三嘱咐。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6回:“吾累次丁宁告戒:街亭是吾根本。汝以全家之命,领此重任。”
-
4
丁公凿井
- 成语拼音:
- [dīng gōng záo jǐng]
- 成语解释:
- 丁公:人名,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,从而节省一个人力,说“吾穿井得一人”,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。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
- 成语出处:
- 汉 王充《论衡 书虚》:“俗传言曰,丁公凿井,得一人于井中。夫人生于人,非生于土也。”
-
5
抽丁拔楔
- 成语拼音:
- [chōu dīng bá xiē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解决疑难。丁,“钉”的古字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大众恐有不能了达,心生疑惑者,请垂下问,我与他抽丁拔楔。”一本作“抽丁抽楔”。
-
6
不识一丁
- 成语拼音:
- [bù shí yī dīng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胡应麟《诗薮 六朝》:“嵇喜,叔夜之兄,吕安所为题凤,阮籍因之白眼者,疑其不识一丁。”
-
7
白丁俗客
- 成语拼音:
- [bái dīng sú kè]
- 成语解释:
- 白丁:没有功名的平民。泛指粗俗之辈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无名氏《庞掠四郡》第一折:“往来无白丁俗客,谈笑有上士高宾。”
-
8
拔丁抽楔
- 成语拼音:
- [bá dīng chōu xiē]
- 成语解释:
- 拔出钉子,抽掉楔子。比喻解除困难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大众恐有不能了达,心生疑惑者,请垂下问,我与他拔丁抽楔。”
* 丁的成语,带丁字的成语,包含丁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