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义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顾名思义

成语拼音:
[gù míng sī yì]
成语解释:
顾:看;名:指人或事物的称呼;义:意义;含义。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》:“故以玄默冲虚为名,欲使汝曹顾名思义,不敢违越也。”
2

大义凛然

成语拼音:
[dà yì lǐn rán]
成语解释:
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;不可侵犯。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。大义:正义、正气;凛然: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 顾炎武《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》:“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,上配天皇;条高后擅政之年,下系中宗,大义凛然。”
3

断章取义

成语拼音:
[duàn zhāng qǔ yì]
成语解释:
原指引用《诗经》中某一篇章的诗句;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;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。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;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;而不顾全文和原意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《诗》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
4

义无反顾

成语拼音:
[yì wú fǎn gù]
成语解释:
义:宜;应该做的事;反顾:回头看。做正当合理的事;只有上前的事;绝不回头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触白刃,冒流矢,义不反顾,计不旋踵,人怀怒心。”
5

义不容辞

成语拼音:
[yì bù róng cí]
成语解释:
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七:“承姑丈高谊,小婿义不容辞。”
6

见义勇为

成语拼音:
[jiàn yì yǒng wéi]
成语解释:
义:正义;勇:勇敢;为;做。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
7

义愤填膺

成语拼音:
[ān jū lè yè]
成语解释:
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8

舍生取义

成语拼音:
[shě shēng qǔ yì]
成语解释:
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。舍生:舍弃生命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9

天经地义

成语拼音:
[tiān jīng dì yì]
成语解释:
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10

大义灭亲

成语拼音:
[dà yì miè qīn]
成语解释:
为了维护正义;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;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四年》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?”
11

见利忘义

成语拼音:
[jiàn lì wàng yì]
成语解释:
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。形容人贪财自私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》:“当孝文时,天下以郦寄为卖友。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”
12

多行不义必自毙

成语拼音:
[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]
成语解释:
坏事干多了,结果是自己找死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元年》:“多行不义,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”
13

舍身取义

成语拼音:
[shě shēn qǔ yì]
成语解释:
舍:舍弃;身:生命;取:求取;义;正义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14

义薄云天

成语拼音:
[yì bó yún tiān]
成语解释:
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。极言义气之盛;也指义理之高妙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 谢灵运传论》:“屈平、宋玉,导清源于前,贾谊、相如,振芳尘于后,英辞润金石,高义薄云天。”
15

深明大义

成语拼音:
[shēn míng dà yì]
成语解释:
谓识大体,顾大局。
成语出处: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只是要娶到家来作个媳妇,世上这般双瞳如豆、一叶迷山的,以至糊涂下人,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!”
16

唯物主义

成语拼音:
[wéi wù zhǔ yì]
成语解释:
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
17

微言大义

成语拼音:
[wēi yán dà yì]
成语解释:
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微:精深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;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。
成语出处:
清 黄宗羲《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》:“其微言大义,苟非工大积久,能见本体。”
18

唯心主义

成语拼音:
[wéi xīn zhǔ yì]
成语解释:
物质世界是意识、精神的产物,意识、精神是第一性的,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禁止人们跟谬误、丑恶、敌对的东西见面,跟唯心主义、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。”
19

不义之财

成语拼音:
[bù yì zhī cái]
成语解释:
不义:不正当;不合理。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。
成语出处:
汉 刘向《列女传 齐田稷母》:“不义之财非吾有也,不孝之子非吾子也,子起。”
20

有情有义

成语拼音:
[yǒu qíng yǒu yì]
成语解释:
对人有深厚感情和情义
成语出处:
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2回:“后来细细访问,方知果然不是拐子,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人。”
* 义的成语,带义字的成语,包含义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