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书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奋笔疾书
- 成语拼音:
- [fèn bǐ jí shū]
- 成语解释:
- 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张克庄《题方汝一班师赞后》:“或隐匿未彰,而奋笔疾书;或一语之乖谬,或一行之谄曲,虽其人之骨已朽,必绳以《春秋》之法,读之使人汗出。”
-
2
书香门第
- 成语拼音:
- [ān jū lè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-
3
博览群书
- 成语拼音:
- [bó lǎn qún shū]
- 成语解释:
- 览:观看;阅读。广泛阅读各种书籍。形容学识渊博。也作“博览群籍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书 庾信传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阳新野人也。……幼而俊迈,聪敏绝伦,博览群书,尤善《春秋左氏传》。”
-
4
罄竹难书
- 成语拼音:
- [qìng zhú nán shū]
- 成语解释:
-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-
5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
- 成语拼音:
- [dú wàn juàn shū,xíng wàn lǐ lù]
- 成语解释:
- 万:指很多。形容学问渊博,见多识广
- 成语出处:
- 曹靖华《采得百花酿蜜后》:“古人说:‘凡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’最好有‘读万卷书’的书本知识和‘行万里路’的生活知识。”
-
6
焚书坑儒
- 成语拼音:
- [fén shū kēng rú]
- 成语解释:
- 坑:挖坑活埋;儒:儒生;读书人。指秦始皇焚烧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等古代典籍;坑杀一批儒生。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-
7
掉书袋
- 成语拼音:
- [diào shū dài]
- 成语解释:
- 掉:摆动,摇动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南唐书·彭利用传》:“利用对家人稚子,下逮奴隶,言必据书史,断言破句,以代常谈,俗谓之‘掉书袋’。”
-
8
读书破万卷
- 成语拼音:
- [dú shū pò wàn juàn]
- 成语解释:
- 破:突破;引申为尽;通;卷:书籍的册数或篇章。刻苦而认真地学习;翻破了万卷书。形容读书很多;学识渊博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杜甫《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-
9
秉笔直书
- 成语拼音:
- [bǐng bǐ zhí shū]
- 成语解释:
- 秉:握。书写史实不隐讳
- 成语出处:
-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”
-
10
凿柱取书
- 成语拼音:
- [záo zhù qǔ shū]
- 成语解释:
-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。
- 成语出处:
- 王闿运《常公神道碑》:“公体山川之醇气,禀玉石之上灵,凿柱取书,安弦习礼。”
-
11
坐拥书城
- 成语拼音:
- [zuò yōng shū chéng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坐拥百城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孙百刚《郁达夫外传·风雨茅庐》:“达夫的书,我们一向知道是多的……但从前住的都是弄堂小房子,没有一间正式的书房,所以未窥全豹。经现在这么陈列一番,真是坐拥书城,洋洋大观了。”
-
12
凿楹纳书
- 成语拼音:
- [záo yíng nà shū]
- 成语解释:
- 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晏子春秋·杂下三十》:“晏子病,将死,凿楹纳书焉。谓其妻曰:‘楹语也,子壮而示之。’”
-
13
左图右书
- 成语拼音:
- [zuǒ tú yòu shū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左图右史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郑棠《长江天堑赋》:“桂楫兰舟,左图右书。”
-
14
知书知礼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shū zhī lǐ]
- 成语解释:
- 有才学,懂礼仪
- 成语出处:
-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规奴》:“更羡他知书知礼,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。”
-
15
左书右息
- 成语拼音:
- [zuǒ shū yòu xī]
- 成语解释:
- 喻倒行逆施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管子·七法》:“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,犹左书而右息之。”尹知章注:“息,止也……人右手能书,而左手不能书也。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。”
-
16
知书识字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shū shí zì]
- 成语解释:
- 指有文化修养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惟敏《朝天子·自遣》曲:“海翁,命穷,百不会,千无用。知书识字总成空。”
-
17
知书通礼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shū tōng lǐ]
- 成语解释:
- 有才学,懂礼仪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6回:“看了柴进、燕青出言不俗,知书通礼,先自有八分欢喜。”
-
18
知书识礼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shū shí lǐ]
- 成语解释:
- 有文化,懂礼貌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1回:“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,然而‘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’这句俗话,是从小儿听到大的。”
-
19
著书立言
- 成语拼音:
- [zhù shū lì yán]
- 成语解释:
- 著:写作;立: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,创立自己的学说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李贽《焚书·童心说》:“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,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?”
-
20
知书明理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shū míng lǐ]
- 成语解释:
- 有才学,懂礼仪
- 成语出处:
- 老舍《骆驼样子》:“仿佛谁都是混帐,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。”
* 书的成语,带书字的成语,包含书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