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书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徒读父书

成语拼音:
[tú dú fù shū]
成语解释:
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括徒能读其父书,不知合变也。”
2

识字知书

成语拼音:
[shí zì zhī shū]
成语解释:
谓有文化知识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字知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
3

三余读书

成语拼音:
[sān yú dú shū]
成语解释:
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
4

书香世家

成语拼音:
[shū xiāng shì jiā]
成语解释:
同“书香门第”。
成语出处:
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十三章:“刘眉尽管把鼻子都气歪了,也还是保持着书香世家的风度。”
5

书香铜臭

成语拼音:
[shū xiāng tóng chòu]
成语解释:
书香:读书的家风;铜臭:铜钱上的臭味。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
成语出处: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逮社》:“何物充栋汗车牛,混了书香铜臭。贾儒商秀,怕遇着秦皇大搜。”
6

书香人家

成语拼音:
[shū xiāng rén jiā]
成语解释:
同“书香门第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六回:“原来是个仕宦书香人家,怪不的他得夫人那样明理。”
7

书香门户

成语拼音:
[shū xiāng mén hù]
成语解释:
见“书香门第”。
成语出处:
沙汀《祖父的故事·老太婆》:“[丈夫]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。”
8

书通二酉

成语拼音:
[shū tōng èr yǒu]
成语解释:
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·宋·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”
9

书生之见

成语拼音:
[shū shēng zhī jiàn]
成语解释:
指书呆子的见解
成语出处:
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一:“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,欲复寓兵于农之法,书生之见,可言而不可用者哉。”
10

四书五经

成语拼音:
[sì shū wǔ jīng]
成语解释:
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成语出处:
汉 班固《白虎通 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着有《四书集注》。
11

诗书礼乐

成语拼音:
[shī shū lǐ yuè]
成语解释:
古代儒家六经即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乐正崇四术,立四教,顺先王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以造士。”
12

书声琅琅

成语拼音:
[shū shēng lǎng lǎng]
成语解释:
形容读书声音响亮。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,闻书声琅琅,怪旷野那得有是。”
13

书声朗朗

成语拼音:
[shū shēng lǎng lǎng]
成语解释:
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三回:“ 走过闹市,只听那些居民人家,接二连三,莫不书声朗朗。”
14

诗书发冢

成语拼音:
[shī shū fà zhǒng]
成语解释:
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外物》:“儒以诗礼发冢。”
15

书缺简脱

成语拼音:
[shū quē jiǎn tuō]
成语解释:
简:古代书写的竹、木简;脱:丢失。指书简散佚残缺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礼坏乐崩,书缺简脱,朕甚闵焉。”
16

书囊无底

成语拼音:
[shū náng wú dǐ]
成语解释:
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。
成语出处:
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连床夜语鸡戒晓,书囊无底谈未了。”
17

十年读书

成语拼音:
[shí nián dú shū]
成语解释:
谓长期努力于学业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攸之晚好读书,手不释卷,《史》、《汉》多所谙忆,常叹曰:‘早知穷达有命,恨不十年读书。’”
18

识礼知书

成语拼音:
[shí lǐ zhī shū]
成语解释:
懂得礼仪,熟知诗书。
成语出处: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8回:“此乃罪臣家属,寂没入官,姓木名难儿,温柔贤淑,识礼知书,兼通数学。”
19

书空咄咄

成语拼音:
[shū kōng duō duō]
成语解释:
语本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、黜免》:“殷中军被废,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。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后因以“书空咄咄”为叹息、愤慨、惊诧的的典实。
成语出处:
语出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、黜免》:“殷中军被废,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。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20

书剑飘零

成语拼音:
[shū jiàn piāo líng]
成语解释:
书剑:书籍和宝剑;飘零:漂泊,流落无依。做官或从军,离乡背井,漂泊在外,久游未归
成语出处: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小生书剑飘零,功名未遂,游于四方。”
* 书的成语,带书字的成语,包含书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