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于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- 成语拼音:
- [jǐ suǒ bù yù,wù shī yú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
-
2
哀莫大于心死
- 成语拼音:
- [āi mò dà yú xīn sǐ]
- 成语解释:
- 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夫哀莫大于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。”
-
3
无动于衷
- 成语拼音:
- [wú dòng yú zhōng]
- 成语解释:
- 衷:内心。丝毫没有触动内心。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;漠然置之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闻之漠然良久,若不能无动于衷者。”
-
4
耿耿于怀
- 成语拼音:
- [gěng gěng yú huái]
- 成语解释:
- 耿耿;形容有心事。老是放在心里;不能忘怀。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文天祥《贺前人正》:“心绕贺星,遥指于轸中,拳拳公寿,雪立于门外,耿耿于怀。”
-
5
止于至善
- 成语拼音:
- [zhǐ yú zhì shàn]
- 成语解释:
-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-
6
严于律己
- 成语拼音:
- [yán yú lǜ jǐ]
- 成语解释:
- 律:约束。严格地约束自己。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。也作“严以律己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陈亮《谢曾察院君》:“严于律己,出而见之事功;心乎爱民,动必关天治道。”
-
7
同归于尽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guī yú jìn]
- 成语解释:
-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。归:走向;尽:灭亡。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王瑞》:“天地终乎?与我偕终”卢重玄解:“大小虽殊,同归于尽耳。”
-
8
青出于蓝而胜于蓝
- 成语拼音:
- [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]
- 成语解释:
- 青:靛青;蓝:草名。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,但颜色比蓝草更深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8回:“固然有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’的,究竟是他受业之师,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,学问岂能悬殊?”
-
9
无济于事
- 成语拼音:
- [wú jì yú shì]
- 成语解释:
- 济:有益。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。比喻不解决问题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:“我岂不知贼兵众盛?就带你们同去,亦无济于事。”
-
10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- 成语拼音:
- [qiān lǐ zhī xíng,shǐ yú zú xià]
- 成语解释:
- 走一千里路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-
11
一年之计在于春
- 成语拼音:
- [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]
- 成语解释:
- 要在一年(或一天)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,为全年(或全天)的工作打好基础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梁 萧统《纂要》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”
-
12
喜形于色
- 成语拼音:
- [xǐ xíng yú sè]
- 成语解释:
- 形:表露;色:脸色。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。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北史 高允传》:“允喜形于色,语人曰:‘天恩以我笃老,大有所赉,得以赡客矣。’”
-
13
聊胜于无
- 成语拼音:
- [liáo shèng yú wú]
- 成语解释:
- 聊:稍稍;稍微。比完全没有稍微好一些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陶潜《和刘柴桑》诗:“弱女虽非男,慰情聊胜无。”
-
14
青出于蓝
- 成语拼音:
- [qīng chū yú lán]
- 成语解释:
- 青:靛春;蓝:蓼蓝;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。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;但颜色比蓼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
-
15
业精于勤
- 成语拼音:
- [yè jīng yú qín]
- 成语解释:
- 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
-
16
凤凰于飞
- 成语拼音:
- [fèng huáng yú fēi]
- 成语解释:
-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。比喻夫妻和好恩爱。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 大雅 卷阿》:“凤皇于飞,刿刿其羽。”
-
17
玉汝于成
- 成语拼音:
- [yù rǔ yú chéng]
- 成语解释:
- 汝:你。玉汝:像爱惜玉一样爱护、帮助你。爱你如玉,帮助你,使你成功。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张载《西铭》:“富贵福泽,将厚吾之生也;贫贱忧戚,庸玉女于成也。”
-
18
防患于未然
- 成语拼音:
- [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]
- 成语解释:
-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-
19
于心不忍
- 成语拼音:
- [yú xīn bù rěn]
- 成语解释:
- 指对某人或处理某事物心存怜悯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八回:“再要刑法加重,于心不忍,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。”
-
20
轻于鸿毛
- 成语拼音:
- [qīng yú hóng máo]
- 成语解释:
- 鸿毛:大雁的毛。比大雁的毛还要轻。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* 于的成语,带于字的成语,包含于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