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于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富于春秋
- 成语拼音:
- [fù yú chūn qiū]
- 成语解释:
- 谓年少,年轻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天下初定,悼惠王富于春秋,参尽召长老诸生,问所以安集百姓。”
-
2
福生于微
- 成语拼音:
- [fú shēng yú wēi]
- 成语解释:
- 微:小数名,长度为0.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。福佑生于细微的小事件中
- 成语出处:
- 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于微,祸生于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-
3
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
- 成语拼音:
- [fáng ré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]
- 成语解释:
- 防:阻止;甚:超过;川:河流。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川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·孔严传》:“古人为政,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。”
-
4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- 成语拼音:
- [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]
- 成语解释:
- 防:阻止;甚:超过。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必有大害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-
5
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
- 成语拼音:
- [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shuǐ]
- 成语解释:
- 防:阻止;甚:超过。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水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召公曰:是障之也。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。”
-
6
凤皇于飞
- 成语拼音:
- [fèng huáng yú fēi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凤凰于飞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凰于飞,刿刿其羽。”
-
7
凤皇于蜚
- 成语拼音:
- [fèng huáng yú fēi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凤凰于飞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齐懿仲欲妻完,卜之,占曰:‘是谓凤凰于蜚,和鸣锵锵。’”
-
8
防祸于未然
- 成语拼音:
- [fáng huò yú wèi rán]
- 成语解释:
-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汉书 外戚传下 孝成赵皇后》:“事不当时固争,防祸于未然。”
-
9
蜂虿作于怀袖
- 成语拼音:
- [ān jū lè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-
10
方寸之木,高于岑楼
- 成语拼音:
- [fāng cùn zhī mù,gāo yú cén lóu]
- 成语解释:
- 方寸:比喻小;岑:尖顶高楼。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。比喻类比不当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不揣其本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。”
-
11
独异于人
- 成语拼音:
- [dú yì yú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独:独自,单独;异:不同。独自与别人不同的。一般指不同于世俗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我欲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”
-
12
定于一尊
- 成语拼音:
- [dìng yú yī zūn]
- 成语解释:
- 尊: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。旧指思想、学术、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语皆道古以害今,饰虚言以乱实,人善其所私学,以非上之所建立。今皇帝并有天下,别黑白而定一尊。”
-
13
得于心应于手
- 成语拼音:
- [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]
- 成语解释:
- 得:获得,领悟;应:适应。领悟到要领,做起来顺手。形容功夫到家,心手相应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”
-
14
胆大于身
- 成语拼音:
- [dǎn dà yú shēn]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胆大如斗。谓无所忌惮。语出《旧唐书·李昭德传》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:“臣观其胆,乃大于身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”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旧唐书·李昭德传》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:“臣观其胆,乃大于身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”
-
15
大白于天下
- 成语拼音:
- [dà bái yú tiān xià]
- 成语解释:
- 大白:彻底明白,完全清楚;天下:全国。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
- 成语出处:
-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9回:“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,将无以大白于天下,而佥壬假借,得以自便私图。”
-
16
出于意表
- 成语拼音:
- [chū yú yì biǎo]
- 成语解释:
- 谓出乎人的意料之外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张读《宣室志》卷四:“一夕,风月晴莹,有扣门者,出视之,见一丈夫,衣冠甚伟,仪状秀逸。乔延入与坐,谈议朗畅,出于意表。乔重之,以为人无及者。”
-
17
出于意外
- 成语拼音:
- [chū yú yì wai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出于意表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黄绣球》第四回:“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,必须自家投到,中诉明白,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。”
-
18
出于无奈
- 成语拼音:
- [chū yú wú nài]
- 成语解释:
-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。无奈:无可奈何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隋史遗文》四回:“本待砍你狗头,怜你也是贫民,出于无奈,饶你去罢!”
-
19
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
- 成语拼音:
- [chū yú shuǐ huǒ,dēng zhī rèn xí]
- 成语解释:
- 登:加上;衽席:床席。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。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
- 成语出处:
- 章炳麟《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》:“国维四固,安于泰山,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,则其幸耳。”
-
20
厝薪于火
- 成语拼音:
- [cuò xīn yú huǒ]
- 成语解释:
- 厝:同“措”,放置;薪:柴。置柴堆于火之上。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
- 成语出处:
- 《清史稿·诸王》:“躬蹈四罪,而犹逞志角力,谬欲收拾人心,是厝薪于火而云安,结巢于幕而云固也。”
* 于的成语,带于字的成语,包含于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