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于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青过于蓝
- 成语拼音:
- [qīng guò yú lán]
- 成语解释:
-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,但颜色比蓝草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,或后人胜过前人。同“青出于蓝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朱熹《答吕季克书》:“其所著书乃如此,若《原说》者,则可谓青过于蓝矣。”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》:“东坡盖学徐浩书,山谷盖学沈传师书,皆青过于蓝者。”
-
2
取法于上,仅得乎中
- 成语拼音:
- [qǔ fǎ yú shàng,jìn dé hū zhōng]
- 成语解释:
- 法:标准,规范。取上等的为标准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唐太宗《帝范》第四卷:“取法于上,仅得乎中,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
-
3
求道于盲
- 成语拼音:
- [qiú dào yú máng]
- 成语解释:
- 盲:盲人。向盲人问路。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韩愈《答陈生书》:“足下求速化之术,不于其人,乃以访愈,是所谓借听于聋,求道于盲。”
-
4
迫于眉睫
- 成语拼音:
- [pò yú méi jié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,十分急迫。
- 成语出处:
- 梁启超《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》第五章:“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。”
-
5
疲于奔命
- 成语拼音:
- [pí yú bēn mìng]
- 成语解释:
- 疲:疲乏;劳累;奔命:奉命奔走。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;精疲力竭。后指忙于奔走应付;非常疲劳。也形容事情繁多;忙得精疲力尽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使敌疲于奔命,人不得安业,我未劳而彼已困,不及三年,可坐剋也。”
-
6
罢于奔命
- 成语拼音:
- [pí yú bēn mìng]
- 成语解释:
- 罢:通“疲”,疲乏;奔命:奉命奔走。指忙于奔走应付,弄得非常疲乏
- 成语出处:
-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七年》: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。”
-
7
疲于供命
- 成语拼音:
- [pí yú gōng mìng]
- 成语解释:
- 疲:疲乏,劳累。指忙于奔走应付,弄得非常疲乏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第三卷:“邑人疲于供命,聚薪其下,因野火焚之。”
-
8
讷于言,敏于行
- 成语拼音:
- [ān jū lè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-
9
难于上青天
- 成语拼音:
- [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]
- 成语解释:
- 比上天还难。形容极其困难,不易实现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
-
10
难于上天
- 成语拼音:
- [nán yú shàng tiān]
- 成语解释:
- 比上天还难。形容极其困难,不易实现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。”
-
11
难于启齿
- 成语拼音:
- [nán yǐ qǐ chǐ]
- 成语解释:
- 启齿:开口。话很难说出口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2回:“欲告庆父,而难于启齿,乃于门外号啕大哭。”
-
12
怒形于色
- 成语拼音:
- [nù xíng yú sè]
- 成语解释:
- 形:显露;色:脸色。满腔愤怒显于脸上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洪迈《夷坚决》:“夫子赐之酒五尊。子夏怒形于色,举足蹴其二。”
-
13
拟于不伦
- 成语拼音:
- [nǐ yú bù lún]
- 成语解释:
- 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。
- 成语出处:
- 陈寅恪《论再生缘》:“能读英文者,颇怪其拟于不伦。”
-
14
拟人必于其伦
- 成语拼音:
- [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]
- 成语解释:
- 拟:比拟;伦:同类。指比拟某人或某事,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拟人必于其伦。”
-
15
宁媚于灶
- 成语拼音:
- [nìng mèi yú zào]
- 成语解释:
- 媚:谄媚;灶:灶神。宁愿巴结灶神。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,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八佾》:“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,何谓也?”
-
16
拟不于伦
- 成语拼音:
- [nǐ bù yú lún]
- 成语解释:
- 拟:比拟;伦:同类。指不以同类或同等事物来比拟。比拟失当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拟人必于其伦。”
-
17
明于治乱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yú zhì luàn]
- 成语解释:
-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彊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”
-
18
敏于事,慎于言
- 成语拼音:
- [mǐn yú shì,shèn yú yán]
- 成语解释:
- 敏:奋勉,慎:小心。办事勤勉,说话谨慎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论语 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
-
19
鸣于乔木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yú qiáo mù]
- 成语解释:
-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-
20
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
- 成语拼音:
- [mù xiù yú lín,fēng bì cuī zhī]
- 成语解释:
- 秀:出众;摧:毁坏。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。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故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”
* 于的成语,带于字的成语,包含于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