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亡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亡羊补牢

成语拼音:
[wáng yáng bǔ láo]
成语解释:
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2

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

成语拼音:
[ān jū lè yè]
成语解释:
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3

家破人亡

成语拼音:
[jiā pò rén wáng]
成语解释:
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
成语出处:
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》:“师曰:‘家破人亡,子归何处?’”
4

唇亡齿寒

成语拼音:
[chún wáng chǐ hán]
成语解释:
亡:没有。嘴唇没有了;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两者关系密切;相互依存;利害相关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5

歧路亡羊

成语拼音:
[qí lù wáng yáng]
成语解释:
亡:丢失。在岔道上跑丢了羊。比喻人生道路复杂;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;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。
成语出处:
《列子 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6

救亡图存

成语拼音:
[jiù wáng tú cún]
成语解释:
拯救祖国的危亡;谋求民族的生存。
成语出处:
《鬼谷子 中经》:“圣人所贵道微妙者,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,救亡使存也。”
7

坐以待亡

成语拼音:
[zuò yǐ dài wáng]
成语解释:
待:等待。坐着等死。形容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
成语出处:
梁启超《政闻时言·读宣统二年十月三日上谕感言》:“人心风俗其他之病征尚不深患,而惟此坐以待亡之心理最为足患。”
8

追亡逐遁

成语拼音:
[zhuī wáng zhú dùn]
成语解释:
见“追亡逐北”。
成语出处:
《管子·兵法》:“器成教施,追亡逐遁若飘风,击刺若雷电。”
9

招亡纳叛

成语拼音:
[zhāo wáng nà pàn]
成语解释:
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高帝五年》:“高祖起丰、沛以来,罔罗豪桀,招亡纳叛,亦已多矣。”
10

自取灭亡

成语拼音:
[zì qǔ miè wáng]
成语解释:
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。
成语出处:
《阴符经》下卷:“沉水入火,自取灭亡。”
11

治乱兴亡

成语拼音:
[zhì luàn xīng wáng]
成语解释:
安定、祸乱、兴盛、灭亡,指国运的各种情况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衰弊则祸乱交兴,淳和则天下自治。治乱兴亡,无不皆由所化也。”
12

治乱存亡

成语拼音:
[zhì luàn cún wáng]
成语解释:
安定、祸乱、存续、灭亡,指国运的各种情况
成语出处: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察微》:“治乱存亡,则不然,如可知,如可不知;如可见,如可不见。故智士贤者,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。”
13

臧谷亡羊

成语拼音:
[zāng gǔ wáng yáng]
成语解释:
《庄子·骈拇》载,臧、谷二人牧羊,臧挟策读书,谷博塞以游,皆亡其羊。后因以为典,喻事不同而实则一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和刘道原〈咏史〉》:“仲尼忧世接舆狂,藏谷虽殊竟两亡。”
14

臧穀亡羊

成语拼音:
[zāng gǔ wáng yáng]
成语解释:
《庄子·骈拇》载,臧、穀二人牧羊,臧挟策读书,穀博塞以游,皆亡其羊。后因以为典,喻事不同而实则一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和刘道原〈咏史〉》:“仲尼忧世接舆狂,藏穀虽殊竟两亡。”
15

追亡逐北

成语拼音:
[zhuī bēn zhú běi]
成语解释:
追击败走的敌军。
成语出处:
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。”
16

有名亡实

成语拼音:
[yǒu míng wáng shí]
成语解释:
见“有名无实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臣敞非敢毁丞相也,诚恐群臣莫白,而长吏守丞畏指……并行伙貎,有名亡实。”
17

鱼烂取亡

成语拼音:
[yú làn qǔ wáng]
成语解释:
见“鱼烂而亡”。
成语出处:
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,而鱼烂取亡之气象,犹岌岌不可终日也。”
18

鱼烂而亡

成语拼音:
[yú làn ér wáng]
成语解释:
鱼腐烂从内脏起。比喻因内部祸乱而自取灭亡。
成语出处:
《公羊传 僖公十九年》:“梁亡,此未有伐者。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其自亡奈何?鱼烂而亡也。”
19

遗魂亡魄

成语拼音:
[yí hún wáng pò]
成语解释:
谓抛弃思虑,停止精神活动。
成语出处:
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大成若缺》:“遗魂亡魄,休精息神。”
20

兴亡祸福

成语拼音:
[xīng wáng huò fú]
成语解释:
兴盛和灭亡,灾祸和幸福。泛指一切遭遇。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二折:“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,端的个圣贤可对,神鬼堪惊,俗怀顿爽,尘虑皆清。”
* 亡的成语,带亡字的成语,包含亡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