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仓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暗度陈仓
- 成语拼音:
- [àn dù chén cāng]
- 成语解释:
- 度:通“渡”:越过;陈仓:古县名,在今陕西宝鸡市东,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。指正面迷惑敌人,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。比喻暗中进行活动
- 成语出处:
- 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孤家用韩信之计,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攻完三秦,劫取五国。”
-
2
暗渡陈仓
- 成语拼音:
- [àn dù chén cāng]
- 成语解释:
- 渡;越过;陈仓;古县名;在今宝鸡市东;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。①指正面迷惑敌人;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;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。②也比喻男女私通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群音类选 》:“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,有贼兵来犯着,杀得他怎生逃。”
-
3
赘食太仓
- 成语拼音:
- [zhuì shí tài cāng]
- 成语解释:
- 指无功受禄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洪迈《容斋三笔人当知足》:“予年过七十,法当致仕……乡衮赵子直不妨使绝禄粟,俾之因任,方用赘食太仓为愧,而亲朋谓予爵位不逮二兄,以为耿耿。”
-
4
臧仓小人
- 成语拼音:
- [zāng cāng xiǎo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臧仓:战国时鲁国人。臧仓是个奸诈的小人。指进谗害贤的小人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5回:“臧仓小人,原来就是此物!看来我道不行了。”
-
5
形色仓皇
- 成语拼音:
- [xíng sè cāng huáng]
- 成语解释:
- 动作匆忙,神色慌张。
- 成语出处:
-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46回:“威无从禁止,累得声势沮丧,形色仓皇。”
-
6
太仓一粟
- 成语拼音:
- [tài cāng yī sù]
- 成语解释:
- 太仓: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。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。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;但恐太仓一粟,无济于事。”
-
7
太仓稊米
- 成语拼音:
- [tài cāng tí mǐ]
- 成语解释:
- 太仓: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。比喻非常渺小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计中国之在海内,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?”
-
8
戎马仓皇
- 成语拼音:
- [róng mǎ cāng huáng]
- 成语解释:
- 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王仲瞿《谷城西楚霸王诗》:“衣冠狼藉悲王导,戎马仓皇用李纲。”
-
9
千仓万箱
- 成语拼音:
- [qiān cāng wàn xiāng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因年成好,储存的粮食非常多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 小雅 甫田》:“乃求千斯仓,乃求万斯箱。”
-
10
清仓查库
- 成语拼音:
- [qīng cāng chá kù]
- 成语解释:
- 成语出处:
-
11
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]
- 成语解释:
- 栈道,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,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,可以行军、运输粮草辎重,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。陈仓,是古代县名(今陕西省宝鸡市东),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。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,故意明修栈道,迷惑对方,暗中绕道奔袭陈仓,取得胜利。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,实际上却另有打算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二折:“着樊哙明修栈道,俺可暗度陈仓古道。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。俺往陈仓古道抄截,杀他个措手不及也。”
-
12
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,实际上却另有打算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孤家用韩信之计,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,攻完三秦,劫取五国。”
-
13
米烂成仓
- 成语拼音:
- [mǐ làn chéng cāng]
- 成语解释:
- 仓:粮仓。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。形容家中十分富有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赵氏在家掌管家务,真个是钱过北斗,米烂成仓,童仆成群,牛马成行,享福度日。”
-
14
官仓老鼠
- 成语拼音:
- [guān cāng láo shǔ]
- 成语解释:
- 官仓:放公粮的地方。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曹邺《官仓鼠》:“官仓老鼠大如斗,见人开仓也不走。”
-
15
仓箱可期
- 成语拼音:
- [cāng xiāng kě qī]
- 成语解释:
- 仓:仓库;箱:柜子;期:期待。丰收大有希望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小雅·甫田》:“乃求千斯仓,乃求万斯箱。”
-
16
仓皇无措
- 成语拼音:
- [cāng huáng wú cuò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仓皇失措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判土地》:“次日崇之至,值河泛涨,中流失楫,舟人仓皇无措。”
-
17
仓皇失措
- 成语拼音:
- [cāng huáng shī cuò]
- 成语解释:
- 仓皇:匆忙而又慌张;措:措置;安排。指忙乱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魏证蒯通》:“不以事败而遽变前说,要胸中有守而然,异乎仓皇失措,遽变前说者也。”
-
18
仓皇出逃
- 成语拼音:
- [cāng huáng chū táo]
- 成语解释:
- 仓皇:匆忙,慌张。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唐·李煜《破阵子》:“最是仓皇离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。”
-
19
仓卒之际
- 成语拼音:
- [cāng cù zhī jì]
- 成语解释:
- 仓卒:仓促,匆忙。匆忙之间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:“天下大乱,豪杰并起,在仓卒之际,强弱未分。”
-
20
仓卒主人
- 成语拼音:
- [cāng cù zhǔ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仓卒:匆忙。客人突然到来,仓促中招待不周,难尽主人之礼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四卷:“有仓卒客,无仓卒主人。”
* 仓的成语,带仓字的成语,包含仓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