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俗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风移俗改
- 成语拼音:
- [fēng yí sú gǎi]
- 成语解释:
- 移:改变。转移风气,改变习俗
- 成语出处:
- 晋·李氏《先贤行状》:“迁济阴太守,以德让为政,风移俗改。”
-
2
风移俗易
- 成语拼音:
- [fēng yí sú yì]
- 成语解释:
- 移:改变。转移风气,改变习俗
- 成语出处:
- 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因势合变,遇时之容,风移俗易,乖迕而不可通者,非君子之法也。”
-
3
凡胎俗骨
- 成语拼音:
- [fán tāi sú gǔ]
- 成语解释:
- 凡:平庸,寻常。指人间普通平庸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无名氏《蕉帕记》第三出:“向来偏觅多人,皆系凡胎俗骨,无可下手。”
-
4
凡桃俗李
- 成语拼音:
- [fán táo sú lǐ]
- 成语解释:
- 平凡、普通的桃花和李花。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王冕《题墨梅图》:“凡桃俗李争芬芳,只有老梅心自常。”
-
5
负俗之累
- 成语拼音:
- [fù sú zhī lèi]
- 成语解释:
-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外传记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材,必有负俗之累。”
-
6
风俗习惯
- 成语拼音:
- [fēng sú xí guàn]
- 成语解释:
-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、礼节、习性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,自以为是,看不起人家。”
-
7
风俗人情
- 成语拼音:
- [fēng sú rén qíng]
- 成语解释:
-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
- 成语出处:
- 唐 杜牧《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,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。”
-
8
愤时疾俗
- 成语拼音:
- [fèn shí jí sú]
- 成语解释:
- 同“愤世嫉俗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明史·姜士昌传》:“居恒愤时疾俗,欲以身挽之。”
-
9
愤时嫉俗
- 成语拼音:
- [fèn shí jí sú]
- 成语解释:
- 愤:愤恨,不满;嫉:憎恶,仇恨;俗:世俗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朱彝尊《王礼部诗序》:“十余年来,所交之士皆幽忧失志之士,诵其歌诗,往往愤时嫉俗,多离骚变雅之体。”
-
10
忿世嫉俗
- 成语拼音:
- [fèn shì jí sú]
- 成语解释:
- 同“愤世嫉俗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自尊至者,不平恒继之,忿世嫉俗,发为巨震,与对跖之徒争衡。”
-
11
愤世疾俗
- 成语拼音:
- [fèn shì jí sú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愤世嫉俗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热风·随感录三十八》:“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,又为庸众所不懂,所以愤世疾俗,渐渐变成厌世家,或‘国民之敌’。”
-
12
凡夫俗子
- 成语拼音:
- [fán fū sú zǐ]
- 成语解释:
- 泛指平庸的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9回:“瞧我这凡夫俗子,不能交通神明,所以梦都没有一个。”
-
13
贩夫俗子
- 成语拼音:
- [fàn fū sú zǐ]
- 成语解释:
- 贩夫: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。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顾大典《青衫记 茶客娶兴》:“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,贩夫俗子,教我怎生伴着他。”
-
14
飞遁离俗
- 成语拼音:
- [fēi dùn lí sú]
- 成语解释:
- 飞遁:指隐退。指隐退而远离尘俗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魏 曹植《七启》:“隐居大荒之庭,飞遁离俗。”
-
15
阿世媚俗
- 成语拼音:
- [ē shì mèi sú]
- 成语解释:
- 阿世:迎合世俗。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坟 文化偏至论》:“如其《民政》一书,谓有人宝守真理,不阿世媚俗,而不见容于人群。”
-
16
阿时趋俗
- 成语拼音:
- [ē shí qū sú]
- 成语解释:
- 阿:迎合。迎合时尚和世俗。
- 成语出处:
- 恽代英《再复毕几庵书》:“故办杂志者,当研究社会心理(然此决非阿时趋俗,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)。”
-
17
遁俗无闷
- 成语拼音:
- [dùn sú wú mèn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遁世无闷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王勃《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》:“遁俗无闷,因时有待。”
-
18
遁世离俗
- 成语拼音:
- [dùn shì lí sú]
- 成语解释:
-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
-
19
敦世厉俗
- 成语拼音:
- [dūn shì lì sú]
- 成语解释:
- 使民俗敦厚,世风振兴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苏轼《御试制科策》:“欲兴利除害,则无其人,欲敦世厉俗,则无其具。”
-
20
遁世绝俗
- 成语拼音:
- [dùn shì jué sú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遁世离俗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一:“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,遁世绝俗之悲,泥而不滓,蝉蜕污浊之外者,诗也。”
* 俗的成语,带俗字的成语,包含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