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兔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狡兔三窟

成语拼音:
[jiǎo tù sān kū]
成语解释:
窟:洞穴。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。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;用来躲避灾难祸患。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;隐身的计划周密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请为君复凿二窟。”
2

守株待兔

成语拼音:
[ān jū lè yè]
成语解释:
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3

兔死狗烹

成语拼音:
[tù sǐ gǒu pēng]
成语解释:
野兔捕杀了;猎狗无用;被煮着吃了。比喻事情成功之后;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4

兔死狐悲

成语拼音:
[tù sǐ hú bēi]
成语解释:
兔子死了;狐狸很悲伤。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。悲:悲伤。
成语出处:
元 汪元亨《折桂令 归隐》曲:“鄙高位羊质虎皮,见非辜兔死狐悲。”
5

动如脱兔

成语拼音:
[dòng rú tuō tù]
成语解释:
比喻行动敏捷。
成语出处: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6

逐兔先得

成语拼音:
[zhú tù xiān dé]
成语解释:
逐:追赶。谁先抓到手就归谁,别人不能再争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法正曰:‘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?’”
7

坠兔收光

成语拼音:
[zhuì tù shōu guāng]
成语解释:
坠兔:落月。月亮落下去了。比喻一件事情的结束
成语出处:
明·李昌棋《剪灯余话·武平灵怪录》:“逡巡间,坠兔收光,远鸡戒晓。”
8

玉兔银蟾

成语拼音:
[yù tù yín chán]
成语解释:
蟾:蟾蜍。月宫中的玉兔和银蟾。指月亮
成语出处:
唐·白居易《中秋月》诗:“照他几许人肠断,玉兔银蟾远不知。”
9

燕麦兔葵

成语拼音:
[yàn mài tù kuí]
成语解释:
形容景象荒凉
成语出处:
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上卷:“燕麦兔葵,奚取刘郎之咏;天街内库,徒传泰妇之吟。”
10

乌飞兔走

成语拼音:
[wū fēi tù zǒu]
成语解释:
乌: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,故称太阳为金乌;兔: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,故称月亮为玉兔。形容光阴迅速流逝。
成语出处:
元 不忽木《点绛唇 辞朝》套曲:“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,假若名利成,至如田园就,都是些去马来牛。”
11

乌踆兔走

成语拼音:
[wū cún tù zǒu]
成语解释:
指日月运行。兔,传说中的月中玉兔。借指月亮。
成语出处:
元·柳贯《题》诗:“茅龙飞去杳无迹,乌踆兔走双跳丸。”
12

兔走乌飞

成语拼音:
[tù zǒu wū fēi]
成语解释:
乌: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,故称太阳为金乌;兔: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,故称月亮为玉兔。形容光阴迅速流逝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琮《春愁》诗:“金乌长飞玉兔走,青鬓长青古无有。唐 韦庄《秋日早行》诗:“行人自是心如火,兔走乌飞不觉长。”
13

兔走鹘落

成语拼音:
[tù zǒu gǔ luò]
成语解释:
见“兔起鹘落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宋濂《佛光普照大师塔铭》:“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,学徒奔凑,机锋相加,如兔走鹘落,瞬目辄失。”
14

兔子不吃窝边草

成语拼音:
[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]
成语解释:
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
成语出处:
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6章:“兔子不吃窝边草,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。”
15

兔头獐脑

成语拼音:
[tù tóu zhāng nǎo]
成语解释:
獐:牙獐。形容人的面貌猥琐
成语出处:
《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》:“暴敛横征,野皆狼心狗行之吏,卖官鬻爵,朝尽兔头獐脑之人。”
16

兔丝燕麦

成语拼音:
[tù sī yàn mài]
成语解释:
兔丝:菟丝子。菟丝不是丝,燕麦不是麦。比喻有名无实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 李崇传》:“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,而无教授之实,何异兔丝燕麦,南箕北斗哉?”
17

兔死犬饥

成语拼音:
[tù sǐ quǎn jī]
成语解释:
比喻敌人灭亡后,功臣不受重用。
成语出处:
明·张居正《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》:“鸟尽弓藏,兔死犬饥,故诸将士多张大贼势者,亦未可尽以为然也。”
18

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

成语拼音:
[tù sǐ hú bēi,wù shāng qí lèi]
成语解释:
兔子死了,狐狸感到悲伤。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9回:“获曰:‘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’。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无冤,何故害我?”
19

兔起乌沉

成语拼音:
[tù qǐ wū chén]
成语解释:
谓月出日落。
成语出处:
《参同契》上卷:“昏明顺寒暑。”后蜀·彭晓注:“兔起乌沉,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。”
20

兔缺乌沉

成语拼音:
[tù quē wū chén]
成语解释:
犹兔走乌飞。
成语出处:
唐·罗邺《冬日寄献庾员外》:“却思紫陌觥筹地,兔缺乌沉欲半年。”
* 兔的成语,带兔字的成语,包含兔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