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公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叶公好龙

成语拼音:
[yè gōng hào lóng]
成语解释:
叶公: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;好:爱好。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;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;甚至畏惧它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向《新序 杂事》:“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于是天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施尾于堂。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。”
2

大公无私

成语拼音:
[dà gōng wú sī]
成语解释:
一心为公;没有私心。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;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成语出处:
清 龚自珍《论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。”
3

愚公移山

成语拼音:
[yú gōng yí shān]
成语解释:
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。
成语出处:
《列子 汤问》记载: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能能。愚公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两座山终究会凿平。
4

铁公鸡

成语拼音:
[tiě gōng jī]
成语解释:
比喻极其吝啬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1回:“他爹爹名叫卞龙,自称是‘铁公鸡’,乃刻薄成家,真是一毛儿不拔。”
5

天下为公

成语拼音:
[tiān xià wéi gōng]
成语解释:
天下是大家公有的。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。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”
6

公正不阿

成语拼音:
[gōng zhèng bù ē]
成语解释:
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
成语出处:
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九卷:“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,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,可谓贤矣。”
7

夙夜在公

成语拼音:
[sù yè zài gōng]
成语解释:
从早到晚,勤于公务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召南·采蘩》:“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”
8

正直公平

成语拼音:
[zhèng zhí gōng píng]
成语解释:
公正不偏,处事公道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王闰香夜月四春园》:“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,所断之事并无冤枉。”
9

振缨公朝

成语拼音:
[zhèn yīng gōng cháo]
成语解释:
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
成语出处:
晋·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振缨公朝,则德音允集。”
10

自有公论

成语拼音:
[zì yǒu gōng lùn]
成语解释:
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扞庾公呴又问:‘何者居其右?’王曰:‘自有人。’又问:‘何者是?’王曰:‘噫!其自有公论。’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朝廷自有公论,汝岂可造次?”
11

专心向公

成语拼音:
[zhuān xīn xiàng gōng]
成语解释:
一心为公,不怀私心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“不结交援,专心向公。”
12

坐无车公

成语拼音:
[zuò wú chē gōng]
成语解释:
坐:通“座”,坐席;车公:晋人车胤。比喻宴会时没有嘉宾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又善于赏会,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,皆云‘无车公不乐’。”
13

直入公堂

成语拼音:
[zhí rù gōng táng]
成语解释:
比喻言行直截了当,不绕弯子。
成语出处: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:“可是,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,还是不行。”又《四世同堂》七:“到这几家去!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,明白吗?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!”
14

至公无我

成语拼音:
[zhì gōng wú wǒ]
成语解释:
至:极,最;公:无私。公正到极点,丝毫没有私心
成语出处:
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第七卷:“士大夫为吏者,当以至公无我处之,事自理,民自服。”
15

周公吐哺

成语拼音:
[zhōu gōng tǔ bǔ]
成语解释:
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戒伯禽曰: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于天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’”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戒伯禽曰: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於天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’”
16

至公无私

成语拼音:
[zhì gōng wú sī]
成语解释:
至:极,最;公:无私。公正到极点,丝毫没有私心
成语出处:
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,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17

张公吃酒李公颠

成语拼音:
[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]
成语解释:
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。同“张公吃酒李公醉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李棨《北里志 张住住》:“曲中唱曰:张公吃酒李公颠,盛六生儿郑九怜。”
18

张公吃酒李公醉

成语拼音:
[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]
成语解释:
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。
成语出处:
唐 张鷟《朝野佥载》第一卷:“天后时,谣言曰:‘张公吃酒李公醉。’张公者,斥易之兄弟也;李公者,言李氏大盛也。”
19

执法不公

成语拼音:
[zhí fǎ bù gōng]
成语解释:
拒绝公正,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
成语出处:
20

折臂三公

成语拼音:
[zhé bì sān gōng]
成语解释: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
成语出处:
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* 公的成语,带公字的成语,包含公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