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公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明公正气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gōng zhèng qì]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
- 成语出处:
-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5回:“这会儿,鬼使神差,活该败露!爽性明公正气的把簪儿拿出手来。”
-
2
明公正义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gōng zhèng yì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明公正气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7回:“若遇着买花儿东西,明公正义问他要。”
-
3
卖公营私
- 成语拼音:
- [mài gōng yíng sī]
- 成语解释:
- 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
- 成语出处:
- 《魏书 赵黑传》:“高官禄厚,足以自给,卖公营私,本非情愿。”
-
4
木公金母
- 成语拼音:
- [mù gōng jīn mǔ]
- 成语解释:
-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后用于祝寿,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张元干《瑞鹤仙·寿》词:“对木公金母,子孙三世,妇姑为寿满酌。”
-
5
名公巨卿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gōng jù qīng]
- 成语解释:
- 亦作“名公钜卿”。指有名望的权贵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与他往来的,俱是名公巨卿。”
-
6
名公巨人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gōng jù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亦作“名公钜人”。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韩愈《徐偃王庙碑》:“自秦至今,名公巨人,继迹史书。”
-
7
名公大笔
- 成语拼音:
- [míng gōng dà bǐ]
- 成语解释:
- 名家的大手笔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名公大笔,却是本家风味。”
-
8
例行公事
- 成语拼音:
- [lì xíng gōng shì]
- 成语解释:
-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;比喻走形式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3回:“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,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?”
-
9
廉明公正
- 成语拼音:
- [lián míng gōng zhèng]
- 成语解释:
- 廉明:清廉,不贪污受贿。不贪污受贿,清明公正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十一卷:“以尔廉平公正,命长郡治。”
-
10
廉洁奉公
- 成语拼音:
- [lián jié fèng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廉洁:清白;奉公:奉行公事。指人不贪污;不受贿;一心为公。
- 成语出处:
- 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12章:“你廉洁奉公,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?”
-
11
克己奉公
- 成语拼音:
- [kè jǐ fèng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克己:克制自己的私欲;奉公:以公事为重。指严格要求自己;一心为公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。”
-
12
开诚布公
- 成语拼音:
- [kāi chéng bù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开诚:敞开胸怀;表示诚意;布公: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。指坦白无私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》:“诸葛亮之为相国也……开诚心,布公道。”
-
13
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
- 成语拼音:
- [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,yuàn zhě shàng gōu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武王伐纣平话》下卷:“姜尚因命守时,直钩钓渭水之鱼,不用香饵之食,离水面三尺,尚自言曰:‘负命者上钓来!’”
-
14
激起公愤
- 成语拼音:
- [jī qǐ gōng fèn]
- 成语解释:
- 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
- 成语出处:
-
15
金母木公
- 成语拼音:
- [jīn mǔ mù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金:五行之一,西方属金;木:五行之一,东方属木。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闲斋老人《儒林外史·序》:“所云意马心猿,金母木公《西游记》中作‘金公’、‘木母’,比喻孙悟空和猪八戒。”
-
16
洁己奉公
- 成语拼音:
- [jié jǐ fèng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保持自身廉洁,一心奉行公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宋书·林邑传》:“法命肃齐,文武毕力,洁己奉公,以身率下。”
-
17
洁己从公
- 成语拼音:
- [jié jǐ cóng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洁己奉公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·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》:“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,同志皆洁己从公,而军械子弹被服,亦甚充足。”
-
18
假公营私
- 成语拼音:
- [jiǎ gōng yíng sī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假公济私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元典章·进表》:“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,以进表为由,假公营私,滥行给驿。”
-
19
借公行私
- 成语拼音:
- [jiè gōng xíng sī]
- 成语解释:
-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一卷:“见善忘举者妒,知恶不劾者比,依违是非者谲,借公行私者佞。”
-
20
景公求雨
- 成语拼音:
- [jǐng gōng qiú yǔ]
- 成语解释:
- 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。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,顺应民意
- 成语出处:
- 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》:“于是景公出野暴露。三日,天果大雨,民尽得种时。”
* 公的成语,带公字的成语,包含公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