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刀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床头捉刀人
- 成语拼音:
- [ān jū lè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-
2
持刀执棍
- 成语拼音:
- [chí dāo zhí gùn]
- 成语解释:
- 拿着刀枪棍棒准备打架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7回:“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,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,自己不肯去。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,持刀执棍的逼勒。”
-
3
操刀制锦
- 成语拼音:
- [cāo dāo zhì jǐn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出仕从政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杨炯《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》:“实谓枢机八座,上下三阶,岂惟缚柱鞭丝,操刀制锦。”
-
4
操刀伤锦
- 成语拼音:
- [cāo dāo shāng jǐn]
- 成语解释:
- 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,后人并而为一,比喻才能太低,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今吾子爱人则以政,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,其伤实多。子之爱人,伤之而已,其谁敢求爱于子?”
-
5
持刀弄棒
- 成语拼音:
- [chí dāo nòng bàng]
- 成语解释:
- 持:拿;棒:木棍。形容喜欢习武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88回:“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。”
-
6
抽刀断水
- 成语拼音:
- [chōu dāo duàn shuǐ]
- 成语解释:
- 抽刀:拔出刀来。水:流水。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。比喻无济于事,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李白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: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”
-
7
持刀动杖
- 成语拼音:
- [chí dāo dòng zhàng]
- 成语解释:
- 持:拿。杖:木棒。指动武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4回:“谁闹来着?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,倒说别人闹。”
-
8
操刀必割
- 成语拼音:
- [cāo dāo bì gē]
- 成语解释:
- 操:持。手里拿着刀,一定要割物。比喻办事必须及时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六韬 守土》:“日中必彗,操刀必割,执斧必伐。日中不彗,是谓失时;操刀不割,失利之期;执斧不伐,贼人将来。”
-
9
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
- 成语拼音:
- [bái dāo zǐ jìn hóng dāo zǐ chū]
- 成语解释:
- 指要杀人见血、动手拼命。红刀子:带血的刀子。
- 成语出处:
- """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不和我说别的还可;再说别的,咱们白刀子进去,红刀子出来!”"""
-
10
拔刀相济
- 成语拼音:
- [bá dāo xiāng jì]
- 成语解释:
- 拔:抽出。拔出刀来助战,多指见义勇为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·剑合钗圆》:“想起黄衫豪客也,女伴仍袖手旁观,英雄拔刀相济。”
-
11
拔刀相向
- 成语拼音:
- [bá dāo xiāng xiàng]
- 成语解释:
- 指动武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。”
-
12
拔刀相助
- 成语拼音:
- [bá dāo xiāng zhù]
- 成语解释:
-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;形容见义勇为。常与“路见不平”搭配使用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无名氏《连环记》第四折:“连李肃也不忿其事,因此拔刀相助,得成大功。”
* 刀的成语,带刀字的成语,包含刀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