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力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回天无力
- 成语拼音:
- [huí tiān wú lì]
- 成语解释:
- 回天:比喻力量大,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;无力:没有力量。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,已无法挽救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冯起凤《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》:“后探得的耗,万箭攒心,脏腑欲裂。但木已成舟,回天乏术。”
-
2
自食其力
- 成语拼音:
- [zì shí qí lì]
- 成语解释:
- 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食货志》:“今驱民而归之农,皆著于本,使天下各食其力。”
-
3
自力更生
- 成语拼音:
- [zì lì gēng shēng]
- 成语解释:
-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获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。更生:重新获得生命。
- 成语出处:
-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-
4
只可智取,不可力敌
- 成语拼音:
- [zhǐ kě zhì qǔ,bù kě lì dí]
- 成语解释:
- 敌:抵挡,抵抗。只能用智谋取胜,不能以实力相拼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21卷:“钱镠与二钟商议道:‘我兵少,贼兵多,只可智取,不可力敌,宜出奇兵应之。’”
-
5
智均力敌
- 成语拼音:
- [zhì jūn lì dí]
- 成语解释:
-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《宣和书谱·行书二·虞世南》:“[虞世南]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
-
6
智尽力穷
- 成语拼音:
- [zhì jìn lì qióng]
- 成语解释:
- 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
- 成语出处:
- 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八回:“世充只有一城,智尽力穷,旦暮可克。”
-
7
自不量力
- 成语拼音:
- [zì bù liàng lì]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。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亲亲,不征辞,不察有罪。”
-
8
一心一力
- 成语拼音:
- [yī xīn yī lì]
- 成语解释:
- 同心协力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自阖营将弁,以及士卒,无不一心一力。”
-
9
有心无力
- 成语拼音:
- [yǒu xīn wú lì]
- 成语解释:
- 有愿望和打算,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梁·惠皎《高僧传·义解·竺法旷》:“贫道必当尽诚上答,正恐有心无力耳。”
-
10
用心竭力
- 成语拼音:
- [yòng xīn jié lì]
- 成语解释:
- 用尽心计和力量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无名氏《破天阵》:“如今圣人招贤纳士,豁达大度,正用你股肱之臣,则要你用心竭力也。”
-
11
有生力量
- 成语拼音:
- [yǒu shēng lì liàng]
- 成语解释:
- 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。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。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。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》:“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,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,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。”
-
12
有气无力
- 成语拼音:
- [yǒu qì wú lì]
- 成语解释:
- 气:气息;声音;力:力气;精神。形容气力衰弱;精神疲惫;有时形容做事没有劲头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正不知舱中,另有个替吃饭的,还饿得有气无力哩。”
-
13
有气没力
- 成语拼音:
- [yǒu qì méi lì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有气无力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七卷:“子春一心想着要那老者的银子,又怕他说谎,这两只脚虽则有气没力的,一步步荡到波斯馆来;一双眼却紧紧望那老者在也不在。”
-
14
以力服人
- 成语拼音:
- [yǐ lì fú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服:制服。用强力使人服从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-
15
一力承当
- 成语拼音:
- [yī lì chéng dāng]
- 成语解释:
- 独自负责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1回:“在晋侯面前,一力承当。”
-
16
有酒胆,无饭力
- 成语拼音:
- [yǒu jiǔ dǎn,wú fàn lì]
- 成语解释:
- 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,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。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9回:“如今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,且是有酒胆,无饭力的。”
-
17
研精殚力
- 成语拼音:
- [yán jīng dān lì]
- 成语解释:
- 同“研精竭虑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王韬《〈蘅花馆诗录〉自序》:“历观古人作,亦有不尽佳,要其研精殚力,积数年十年而后成,自有一家面目在,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?”
-
18
行有余力
- 成语拼音:
- [xíng yǒu yú lì]
- 成语解释:
- 谓做好正常工作以后,还有可用的精力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
-
19
衔勇韬力
- 成语拼音:
- [xián yǒng tāo lì]
- 成语解释:
- 衔:含;韬:掩藏。把勇气和力量掩盖起来。比喻收敛锋芒,待机而动
- 成语出处:
- 唐·柳宗元《献平淮夷伯雅表》:“衔勇韬力,日思予殛。”
-
20
心余力绌
- 成语拼音:
- [xīn yú lì chù]
- 成语解释:
- 心里很想干;但力量够不上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朱熹《金紫光禄大夫黄公墓志铭》:“邻家有李永者,尚气节,雅敬慕公,察公养亲之意有余而力不足,请助公以经纪,公亦信之不疑,竭赀付之一不问。”
* 力的成语,带力字的成语,包含力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