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动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不动声色

成语拼音:
[bù dòng shēng sè]
成语解释:
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,可谓社稷之臣矣。”
2

惊心动魄

成语拼音:
[jīng xīn dòng pò]
成语解释:
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》上卷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
3

无动于衷

成语拼音:
[wú dòng yú zhōng]
成语解释:
衷:内心。丝毫没有触动内心。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;漠然置之。
成语出处:
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闻之漠然良久,若不能无动于衷者。”
4

惊天动地

成语拼音:
[jīng tān dòng dì]
成语解释:
惊:惊动;动:震撼。惊动上天;震动大地。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。
成语出处:
唐 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垅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5

楚楚动人

成语拼音:
[chǔ chǔ dòng rén]
成语解释:
形容姿容美好,动人心神
成语出处:
清 徐瑶《太恨生传》:“女虽支离憔悴,而委婉之态,楚楚动人。”
6

娓娓动听

成语拼音:
[wěi wěi dòng tīng]
成语解释:
形容善于讲话;使人喜欢听。娓娓: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 黄云鸿《福惠全书 刑名部》:“若言入耳,娓娓可听。”
7

蠢蠢欲动

成语拼音:
[chǔn chǔn yù dòng]
成语解释:
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 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
8

按兵不动

成语拼音:
[àn bīng bù dòng]
成语解释:
按:止住。控制住军队;暂不行动;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。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召类》:“赵简子将袭卫,使史默往睹之。期以一月,六月而后反……赵简子按兵而不动。”
9

轻举妄动

成语拼音:
[qīng jǔ wàng dòng]
成语解释:
轻:轻率;妄:胡乱;任意。不经慎重考虑;轻率任意地行动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解老》:“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举动者,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。”
10

动人心弦

成语拼音:
[dòng rén xīn xián]
成语解释:
动人:感动人;心弦:指受感动而引起共鸣的思想感情。形容非常动人。
成语出处:
徐迟《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》:“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?还只在蓝图上。”
11

动如脱兔

成语拼音:
[dòng rú tuō tù]
成语解释:
比喻行动敏捷。
成语出处: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12

倾巢出动

成语拼音:
[qīng cháo chū dòng]
成语解释:
倾:倒出;巢:巢穴。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。
成语出处:
罗广斌《红岩》第六章:“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,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,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。”
13

闻风而动

成语拼音:
[wén fēng ér dòng]
成语解释:
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。风:消息。
成语出处:
宋 陈亮《祭赵尉母夫人文》:“登堂莫及,闻风而起。”
14

众喣山动

成语拼音:
[zhòng xǔ shān dòng]
成语解释:
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15

甄心动惧

成语拼音:
[zhēn xīn dòng jù]
成语解释:
敬慎而保持警惕。
成语出处:
《逸周书·道法》:“甄心动惧日顷。”
16

震天动地

成语拼音:
[zhèn tiān dòng dì]
成语解释: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势浩大。
成语出处:
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河水》:“壁立千仞,河流激荡,涛涌波襄,雷奔电泄,震天动地。”
17

昼伏夜动

成语拼音:
[zhòu fú yè dòng]
成语解释:
白天埋伏,夜晚活动。
成语出处:
《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夫鼠昼伏夜动,不穴于寝庙,畏人故也。”
18

自动自觉

成语拼音:
[zì dòng zì jué]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19

一言一动

成语拼音:
[yī yán yī dòng]
成语解释:
一句话和一个行动。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
成语出处:
朱自清《山野掇拾》:“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征,一沙一石之细,都不轻轻放过。”
20

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

成语拼音:
[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,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]
成语解释:
文王:周文王;桀:夏桀;纣:商纣。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,遇到坏人以武相待
成语出处: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兴礼乐,遇桀纣呈干戈。”
* 动的成语,带动字的成语,包含动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