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半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半身不摄

成语拼音:
[bàn shēn bù shè]
成语解释:
摄:引持。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孟鸾传》:“素被病,面常黯黑,于九殿下暴疾,半身不摄,扶载归家,其夜亡。”
2

半生不熟

成语拼音:
[bàn shēng bù shú]
成语解释:
半:不完全。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。比喻不熟悉,不熟练
成语出处:
茅盾《过封锁线》:“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。”
3

半瓶子醋

成语拼音:
[bàn píng zǐ cù]
成语解释:
比喻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,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
成语出处:
杨朔《我的改造》:“可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我,这些年转弯抹角的,直到现在还是个半瓶子醋。”
4

半青半黄

成语拼音:
[bàn qīng bàn huáng]
成语解释:
农作物还没有长好,青黄相接。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。
成语出处:
宋 朱熹《朱子全书》第一卷:“只为明得不尽,若明得尽,私意自然留不得。若半青半黄,未能透彻,便是尚有渣滓,非所谓真知也。”
5

半面之旧

成语拼音:
[bàn miàn zhī jiù]
成语解释:
半面:见过面;旧:原先,引申为旧友。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
成语出处:
唐 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初应进士时,中朝无缌麻之亲,达官无半面之旧。”
6

半面之交

成语拼音:
[bàn miàn zhī jiāo]
成语解释:
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。意谓交情不深。
成语出处:
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62回:“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,此语从何而来?”
7

半亩方塘

成语拼音:
[bàn mǔ fāng táng]
成语解释:
半亩池塘,形容很小的地方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观书有感》:“半亩方塘一鉴开。”
8

半明半暗

成语拼音:
[bàn míng bàn àn]
成语解释:
光线不充足
成语出处:
余华《活着》:“灯光在他脸上一闪一闪,那张脸半明半暗,他弓着背咳嗽连连。”
9

半面不忘

成语拼音:
[bàn miàn bù wàng]
成语解释:
半面:见过面。见过面就不遗忘。形容记忆力极强
成语出处:
《北齐书 杨愔传》:“其聪记强识,半面不忘。”
10

半梦半醒

成语拼音:
[bàn mèng bàn xǐng]
成语解释:
谓睡眠尚未清醒。
成语出处:
《卖命·半梦半醒》:“说来说去,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,做了些甚么呢?”
11

半路修行

成语拼音:
[bàn lù xiū xíng]
成语解释:
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。比喻中途改行,从事另一工作。
成语出处:
参见“半路出家”。
12

半解一知

成语拼音:
[ān jū lè yè]
成语解释:
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13

半截入土

成语拼音:
[bàn jié rù tǔ]
成语解释:
截:段。半段身子埋入土内。比喻人在世不久了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东坡志林》第12卷:“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:‘汝何等草芥,辄居我上!’艾人俯而应曰:‘汝已半截入土,犹争高下乎!’”
14

半饥半饱

成语拼音:
[bàn jī bàn bǎo]
成语解释:
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八卷:“若论起吴衙内,只算做半饥半饱,未能趁心像意。”
15

半工半读

成语拼音:
[bàn gōng bàn dú]
成语解释:
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
成语出处:
萧乾《落日》:“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,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——”
16

半间不界

成语拼音:
[bàn gān bù gà]
成语解释:
间、界:今作:“尴尬”。比喻肤浅、不深刻,或做事不彻底。
成语出处:
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34卷:“‘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’泛说若是谦辞。然圣人之为人,自有不可及处,直要做到底,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。”
17

半间半界

成语拼音:
[bàn gān bàn gà]
成语解释:
①不彻底,不深透。②不明确。③犹言不上不下。④谓平庸。
成语出处:
参见“半间不界”。
18

半懂不懂

成语拼音:
[bàn dǒng bù dǒng]
成语解释:
不十分懂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呐喊·孔乙己》:“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教人半懂不懂的。”
19

半筹莫展

成语拼音:
[bàn chóu mò chǎn]
成语解释:
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。比喻没有一点办法
成语出处:
孙中山《自序》:“惟自民国成立之日,则予之主张建设,反致半筹莫展,一败涂地。”
20

半痴不颠

成语拼音:
[bàn chī bù diān]
成语解释:
痴:呆傻;颠:同癫,疯癫。装疯卖傻的意思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》:“这婆子俐齿伶牙,能言快语,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,所以上下都喜欢他。
* 半的成语,带半字的成语,包含半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