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南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东西南北人

成语拼音:
[dōng xi nán běi rén]
成语解释:
指居处无定之人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 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於防,曰:‘吾闻之,古也墓而不坟。今丘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识也。’於是封之,崇四尺。”郑玄注:“东西南北,言居无常处也。”
2

斗南一人

成语拼音:
[dǒu nán yī rén]
成语解释:
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狄公之贤,北斗之南,一人而已。”
3

东南之宝

成语拼音:
[dōng nán zhī bǎo]
成语解释:
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语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彦先凤鸣朝阳,谓东南之宝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!’”
4

东南竹箭

成语拼音:
[dōng nán zhú jiàn]
成语解释:
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。”后因以“东南竹箭”比喻优秀人才。
成语出处:
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。”
5

东南之美

成语拼音:
[dōng nán zhī měi]
成语解释:
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。
成语出处:
晋·潘尼《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》:“东南之美,曩惟延州;显允陆生,于今鲜俦。”
6

东南之秀

成语拼音:
[dōng nán zhī xiù]
成语解释:
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。
成语出处:
《南史·王筠传》:“筠曰:‘陆平原东南之秀,王文度独步江东,吾得比踪昔人,何所多恨。’乃欣然就职。”
7

东南半壁

成语拼音:
[dōng nán bàn bì]
成语解释:
半壁:半边。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、以南的半边江山。
成语出处:
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虎狼扰乱》:“金朝那解番狼将,血溅东南半壁天。”
8

大江南北

成语拼音:
[dà jiāng nán běi]
成语解释:
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。
成语出处: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5回:“目今大江南北,盗贼蜂起,江淮之地,十去其五;河南、河北,或复或失,不得安宁。”
9

东箭南金

成语拼音:
[dōng jiàn nán jīn]
成语解释:
东方的竹箭,南方的铜,古时都认为是上品。比喻可宝贵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
唐 罗隐《秋夜寄进士顾荣》诗:“空羡良朋尽高价,可怜东箭与南金。”
10

地北天南

成语拼音:
[dì běi tiān nán]
成语解释:
谓四处,到处。
成语出处: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题画》:“地北天南蓬转,巫云楚雨丝牵。”
11

闯南走北

成语拼音:
[chuǎng nán zǒu běi]
成语解释:
奔走四方
成语出处: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1章:“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,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,能够带领一班人在江湖上闯南走北。”
12

北辙南辕

成语拼音:
[běi zhé nán yuán]
成语解释:
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。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。②车子北往南来。喻人
成语出处:
见“北辕适楚”。
13

北门南牙

成语拼音:
[běi mén nán yá]
成语解释:
北门:指羽林诸将;南牙:指宰相。指文武重臣。
成语出处:
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纪中宗神龙元年》:“北门南牙,同心协力。”
* 南的成语,带南字的成语,包含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