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及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爱屋及乌
- 成语拼音:
- [ài wū jí wū]
- 成语解释:
- 乌;乌鸦。喜爱那所房屋;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。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尚书大传 大战》:“臣闻之也: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。”《孔丛子 连丛子下》:“若夫顾其遗嗣,得与群臣同受厫福,此乃陛下爱屋及乌,惠下之道。”
-
2
迫不及待
- 成语拼音:
- [pò bù jí dài]
- 成语解释:
- 迫:急迫;待:等待。急迫得不再等待。形容心情非常着急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:“且系酒后游戏,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,不奏闻请旨。”
-
3
望尘莫及
- 成语拼音:
- [wàng chén mò jí]
- 成语解释:
-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。比喻远远落在后面。尘:尘土;莫:不;及:赶上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-
4
猝不及防
- 成语拼音:
- [cù bù jí fáng]
- 成语解释:
- 猝:突然;出乎意料;防:防备。事情来得突然;使人来不及防备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既不炳烛,又不扬声,猝不及防,突然相遇,是先生犯鬼,非鬼犯先生。”
-
5
过犹不及
- 成语拼音:
- [guò yóu bù jí]
- 成语解释:
-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;都是不好的。指做事要恰如其分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子贡问:‘师与商也孰贤?’子曰:‘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’曰:‘然则师愈与?’子曰:‘过犹不及。’”
-
6
后悔莫及
- 成语拼音:
- [hòu huǐ mò jí]
- 成语解释:
- 后悔:事后的懊悔。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》:“反水不收,后悔不及。”
-
7
可望而不可及
- 成语拼音:
- [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]
- 成语解释:
-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
- 成语出处:
- 郭沫若《月蚀》:“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,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,传达到我耳里来了!”
-
8
愚不可及
- 成语拼音:
- [yú bù kě jí]
- 成语解释:
- 及:赶上。形容愚笨到了极点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宁武子邦有道则知,邦无道则愚;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”
-
9
风马牛不相及
- 成语拼音:
- [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]
- 成语解释:
- 风:放逸;走失;及:到达;碰头。指两地相隔很远;即使马、牛走失;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。另种说法:兽类雌雄相诱叫“风”;马和牛不同类;不致相诱。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四年》:“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”
-
10
鞭长莫及
- 成语拼音:
- [biān cháng mò jí]
- 成语解释:
- 鞭:马鞭子;莫:不;及:够得上。马鞭虽长;但打不到马肚子上。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;也使不得;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。后比喻力量达不到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昭槤《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》:“滇、黔、蜀、粤地方边远,今将满兵遽撤,恐一旦有变,有鞭长莫及之虞。”
-
11
老吾老以及人之老
- 成语拼音:
- [lǎo wǔ lǎo yǐ jí rén zhī lǎo]
- 成语解释:
- 老:敬爱。尊敬我家里的长辈,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
-
12
推己及人
- 成语拼音:
- [tuī jǐ jí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。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朱熹《与范直阁书》:“学者之于忠恕,未免参校彼己,推己及人则宜。”
-
13
殃及池鱼
- 成语拼音:
- [yāng jí chí yú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。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必己》:“宋桓司马有宝珠,抵罪出亡,王使人问珠之所在,曰:‘投之池中。’于是竭池而求之,无得,鱼死焉。此言祸福之相及也。”
-
14
懊悔莫及
- 成语拼音:
- [ào huǐ mò jí]
- 成语解释:
- 懊悔:悔恨。指后悔已经来不及
- 成语出处:
-
15
追驷不及
- 成语拼音:
- [zhuī sì bù jí]
- 成语解释:
- 驷: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。已来不及追赶上飞奔的马车。比喻话说出去了无法再收回
- 成语出处:
- 无名氏《杂事秘辛》:“言脱于口,追驷不及,聊志于此。”
-
16
状貌不及中人
- 成语拼音:
- [zhuàng mào bù jí zhōng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壮貌:容貌;中人:一般人。容貌不如普通人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,言语不足采者。”
-
17
泽及枯骨
- 成语拼音:
- [zé jí kū gǔ]
- 成语解释:
- 泽:恩泽;枯骨:死去已久的人。恩泽及于死者。形容给人恩惠极大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吕氏春秋·孟冬纪·异用》:“文王贤矣,泽及髊骨,又况于人乎!”
-
18
泽及髊骨
- 成语拼音:
- [zé jí cī gǔ]
- 成语解释:
- 泽:恩泽;髊:肉未烂尽的骸骨。恩泽及于死者。形容恩德深厚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孟冬纪·异用》:“文王贤矣,泽及髊骨,又况于人乎!”
-
19
诈奸不及
- 成语拼音:
- [zhà jiān bù jí]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十分奸诈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正在五岳楼下来,撞见个奸诈不及的,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。”又第五十二回:“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,迳入家里,来宅子后看了,便要发遣我们出去,他要来住。”
-
20
走及奔马
- 成语拼音:
- [zǒu jí bēn mǎ]
- 成语解释:
- 走:跑。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。形容走路飞快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书·达奚武传》:“震字猛略,少骁勇,便骑射,走及奔马,臂力过人。”
* 及的成语,带及字的成语,包含及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