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受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受宠若惊

成语拼音:
[shòu chǒng ruò jīng]
成语解释:
宠:赏识。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;又不安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辞特转吏部侍郎表》:“受宠若惊,况被非常之命,事君无隐,敢倾至恳之诚。”
2

自作自受

成语拼音:
[zì zuò zì shòu]
成语解释:
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。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》:“汝母在生之日,都无一片善心,终朝杀害生灵,每日欺凌三宝,自作自受。”
3

受益匪浅

成语拼音:
[shòu yì fěi qiǎn]
成语解释:
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
成语出处:
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56回:“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,教导小儿,却是受益匪浅!”
4

感同身受

成语拼音:
[gǎn tóng shēn shòu]
成语解释:
感:感激;身:亲身。心里很感激,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。
成语出处:
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
5

腹背受敌

成语拼音:
[fù bèi shòu dí]
成语解释:
腹:肚子;指前面;背:背脊;指后面;受:遭到;受到。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;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。
成语出处:
北齐 魏收《魏书 崔浩传》:“裕西入函谷,则进退路穷,腹背受敌。”
6

逆来顺受

成语拼音:
[nì lái shùn shòu]
成语解释:
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
成语出处:
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12出:“逆来顺受,须有通时。”
7

自受自作

成语拼音:
[zì shòu zì zuò]
成语解释:
受:承受。自己做了蠢事坏事,自己受累
成语出处:
元·李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二折:“岂不闻天网恢恢,也是我自受自作。”
8

应图受箓

成语拼音:
[yìng tú shòu lù]
成语解释:
图:河图;箓:符箓。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礼仪志》:“物极而复,天祚我唐,武、文二后,应图受箓。”
9

应天受命

成语拼音:
[yìng tiān shòu mìng]
成语解释:
顺应天意,承受天命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谢琨传》:“陛下应天受命,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。”
10

与受同科

成语拼音:
[yǔ shòu tóng kē]
成语解释:
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家兄一想,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,与受同科,不但姓文的担不起,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。”
11

愿受长缨

成语拼音:
[yuàn shòu cháng yīng]
成语解释:
长缨:长绳子,比喻革命力量。比喻愿为国家效力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”
12

幽囚受辱

成语拼音:
[yōu qiú shòu rǔ]
成语解释:
幽:监禁。被监禁受侮辱
成语出处:
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力命》:“公子纠死,召忽死之,吾幽囚受辱。”
13

应箓受图

成语拼音:
[yìng lù shòu tú]
成语解释:
箓:符箓;图:河图。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
成语出处:
《周易·纬乾凿度》下卷:“二十九年伐崇侯,作灵台,改正朔,布王号于天下,受箓应河图。”
14

引颈受戮

成语拼音:
[yǐn jǐng shòu lù]
成语解释:
引:伸长;拉长;戮:杀。伸长脖子;等待被杀。指不作任何抵抗;甘愿等死。
成语出处:
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六回:“天兵到日,尚不引颈受戮,乃敢拒敌大兵。”
15

沿才受职

成语拼音:
[yán cái shòu zhí]
成语解释:
根据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齐·王融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必待天爵具修,人纪咸事,然后沿才受职,揆务分司。”。受,一本作“授”。
16

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

成语拼音:
[xiǎo zhàng zé shòu,dà zhàng zé zǒu]
成语解释:
杖:用棍子打。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
成语出处: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八卷:“小菙则待笞,大杖则逃。”
17

虚受益,满招损

成语拼音:
[xū shòu yì,mǎn zhāo sǔn]
成语解释:
虚: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
成语出处:
清·李沂《秋星阁诗话·劝虚心》:“盖虚受益,满招损。心虚而后学进,学愈进,心愈虚,虚心者为学之门,亦为学之验也。”
18

小受大走

成语拼音:
[xiǎo shòu dà zǒu]
成语解释:
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 六本》:“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。”
19

信受奉行

成语拼音:
[xìn shòu fèng xíng]
成语解释:
信:信仰;奉:执行。接受教诲,虔敬奉行。比喻坚信不移,奉行不悖
成语出处:
《仁王经·末》:“一切大众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”
20

虚己受人

成语拼音:
[xū jǐ shòu rén]
成语解释:
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。
成语出处: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二卷:“君子盛德而卑,虚己以受人。”
* 受的成语,带受字的成语,包含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