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同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截然不同

成语拼音:
[jié rán bù tóng]
成语解释:
截然:界限分明;像割断的一样。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然联系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:“直到近来,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,才知道孩子的世界,与成人截然不同。”
2

不约而同

成语拼音:
[bù yuē ér tóng]
成语解释:
约:约定;同:相同。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无尺寸之势,起闾巷,杖棘矜,应时而皆动,不谋而俱起,不约而同会。”
3

风雨同舟

成语拼音:
[fēng yǔ tóng zhōu]
成语解释:
舟:船。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;一起与风雨搏斗。比喻共同经历患难。
成语出处:
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共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4

志同道合

成语拼音:
[zhì tóng dào hé]
成语解释:
形容彼此志向相同;信仰、志趣一致。志:志向;道:道路;信仰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》:“及其见举于汤武、周文,诚道合志同,玄漠神通。”
5

迥然不同

成语拼音:
[jiǒng rán bù tóng]
成语解释:
迥然:差距很大的样子。大不相同;相差太远。形容彼此完全不同。
成语出处:
宋 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:“文章古今迥然不同。”
6

与众不同

成语拼音:
[yǔ zhòng bù tóng]
成语解释:
和大家不一样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王充《论衡》:“故富贵之家,役使奴童,育养牛马,必有与众不同者矣。”
7

同仇敌忾

成语拼音:
[tóng chóu dí kài]
成语解释:
同仇:共同对敌;敌:对抗,抵拒;忾:愤怒。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秦风 无衣》:“与子同仇。”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。”
8

同心协力

成语拼音:
[tóng xīn xié lì]
成语解释:
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协:合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 王僧辩传》:“讨逆贼于咸阳,诛叛子于云梦,同心协力,克定邦家。”
9

味同嚼蜡

成语拼音:
[wèi tóng jiáo là]
成语解释:
像吃蜡一样;没有一点味儿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嚼:咀嚼。
成语出处:
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同嚼蜡。”
10

不同凡响

成语拼音:
[bù tóng fán xiǎng]
成语解释:
凡响:平凡的音乐;不同于平凡的音乐。原指演唱特别出色;后泛指事物不平凡;非常出色。
成语出处:
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四章:“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,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。”
11

同归于尽

成语拼音:
[tóng guī yú jìn]
成语解释:
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。归:走向;尽:灭亡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王瑞》:“天地终乎?与我偕终”卢重玄解:“大小虽殊,同归于尽耳。”
12

普天同庆

成语拼音:
[pǔ tiān tóng qìng]
成语解释:
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13

同舟共济

成语拼音:
[tóng zhōu gòng jì]
成语解释:
同坐一条船过河;比喻同心协力;共同渡过难关。舟:船;济:渡水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14

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成语拼音:
[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,tóng qì xiāng qiú]
成语解释:
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成语出处:
《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。”
15

迥乎不同

成语拼音:
[jiǒng hū bù tóng]
成语解释:
见“迥然不同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我们所弹的曲子,一人弹与两人弹,迥乎不同。”
16

感同身受

成语拼音:
[gǎn tóng shēn shòu]
成语解释:
感:感激;身:亲身。心里很感激,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。
成语出处:
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
17

殊途同归

成语拼音:
[shū tú tóng guī]
成语解释:
殊:不同的。通过不同的途径;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
18

求同存异

成语拼音:
[qiú tóng cún yì]
成语解释:
寻求彼此的共同处;保留彼此的分歧处。
成语出处:
《人民日报》1965.3.23:“共同点是基本的,分歧是局部的,可以求同存异。”
19

情同手足

成语拼音:
[qíng tóng shǒu zú]
成语解释:
情:交谊;交情;手足:喻指兄弟。比喻感情很好;像亲兄弟一样。
成语出处:
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1回:“辛环曰:‘名虽各姓,情同手足。’”
20

非同寻常

成语拼音:
[fēi tóng xún cháng]
成语解释:
寻常:平常。不同于平常。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;不同于一般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2回:“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,非同寻常可比。”
* 同的成语,带同字的成语,包含同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