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同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同心断金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xīn duàn jīn]
- 成语解释:
-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后以“同心断金”形容心齐力量大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
-
2
同心敌忾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xīn dí kài]
- 成语解释:
-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八卷:“勉以同心敌忾,为长庚雪雠愤。”
-
3
同休等戚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xiū děng qī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同休共戚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费诗传》:“同休等戚,祸福共之。”
-
4
天下大同
- 成语拼音:
- [tiān xià dà tóng]
- 成语解释:
- 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,指共产主义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
-
5
同心并力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xīn bìng lì]
- 成语解释:
-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贾谊《过秦论下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。”
-
6
同心毕力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xīn bì lì]
- 成语解释:
- 齐心尽力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东观汉记·任隗传》:“永元初,外戚秉权,朝臣畏悚,莫敢抗者,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,数犯颜谏。”
-
7
同文共轨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wén gòng guǐ]
- 成语解释:
- 同文: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;共轨:全国车辙阔狭相同。统一文字,统一车辙。比喻国家统一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”
-
8
同文共规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wén gòng guī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同文共轨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削平天下,同文共规。”
-
9
同堂兄弟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táng xiōng dì]
- 成语解释:
- 同祖的兄弟,即堂兄弟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北史 公孙表传》:“二公孙,同堂兄弟耳。”
-
10
通同一气
- 成语拼音:
- [tōng tóng yī yì]
- 成语解释:
- 串通在一起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一十回:“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,必是他们~的。”
-
11
通同作弊
- 成语拼音:
- [tōng tóng zuò bì]
- 成语解释:
- 作弊:用欺骗的手段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。串通一起做坏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你与孩儿通同作弊,乱我家法。”
-
12
同条共贯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tiáo gòng guàn]
- 成语解释:
- 条:枝条;贯:钱串。长在同一枝条上。比喻事理相通,脉络连贯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董仲舒传》:“夫帝王之道,岂不同条共贯与?”
-
13
同声之应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ēng zhī yìng]
- 成语解释:
- 应:应和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
- 成语出处:
- 朱自清《白采的诗——羸疾者的爱》:“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,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,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,原谅他,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。”
-
14
同声相求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ēng xiāng qiú]
- 成语解释:
-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、聚合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萧颖士《江有归舟》:“同声相求,尔后我先,安得而不问哉?”
-
15
同声相应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]
- 成语解释:
-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易 干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-
16
同声一辞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ēng yī cí]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众口一辞。指大家说得都一样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陈确《死节论》:“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,冠带之伦服膺新命!”
-
17
同声同气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ēng tóng qì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同声共气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四回:“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,代他干营,好来任这海关监督,这时同声同气,才好做事。”
-
18
同是天涯沦落人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”
-
19
同生死共存亡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ēng sǐ gòng cún wáng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,生死与共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开展根据地的减租、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》:“我党在根据地内细心地认真地彻底地争取群众、和群众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务,较之过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义。”
-
20
同生死共患难
- 成语拼音:
- [tóng shēng sǐ gòng huàn nàn]
- 成语解释:
- 指为了一定的目标共度患难,出生入死
- 成语出处:
- 方志敏《狱中纪实》:“将狱中情形描写出来,使全国红军和革命的工农群众,知道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,正在国民党监狱内,挨日子。”
* 同的成语,带同字的成语,包含同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