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善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残贤害善

成语拼音:
[cán xián hài shàn]
成语解释:
残:残害;贤:有才德的人。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2回:“而操遂承资跋扈,恣行凶忒,割剥元元,残贤害善。”
2

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

成语拼音:
[cóng shàn rú dēng,cóng è rú bēng]
成语解释:
比喻学好很难,学坏极容易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从善如登,从恶是崩。”
3

从善若流

成语拼音:
[cóng shàn ruò liú]
成语解释:
见“从善如流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从善若流,尚恐不逮,饰非拒谏,祸可既乎?”
4

寸善片长

成语拼音:
[cùn shàn piàn cháng]
成语解释:
见“寸长片善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覆吴叔异》:“寸善片长,辄欲与圣贤参列,豪杰争长,何暇争百世事业乎!”
5

从善如登

成语拼音:
[cóng shàn rú dēng]
成语解释:
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,比喻学好很难
成语出处:
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谚曰: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”韦昭注:“如登,喻难;如崩,喻易。”
6

陈善闭邪

成语拼音:
[chén shàn bì xié]
成语解释:
陈:述说;善:善法美政;闭:堵塞。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,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。
成语出处: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责难于君谓之恭,陈善闭邪谓之敬,吾君不能谓之贼。”
7

成人之善

成语拼音:
[chéng rén zhī shàn]
成语解释:
成全别人为善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礼志四》:“况乃官历士流,当训章之运,而以庶叔之嫌,替其嫡重之位,未是成人之善也。”
8

采善贬恶

成语拼音:
[cǎi shàn biǎn è]
成语解释:
采:选择;贬;贬斥。采取善良的行为,贬斥恶劣的行径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《春秋》采善贬恶,推三代之德。”
9

惩恶劝善

成语拼音:
[chéng è quàn shàn]
成语解释:
惩:责罚;劝:勉励。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
成语出处:
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四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称微而显,志而晦……惩恶而劝善。非圣人谁能修之?”
10

寸长片善

成语拼音:
[cùn cháng piàn shàn]
成语解释:
寸长:一点儿长处。片:零碎的。形容微小的长处和优点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乞补馆职札子》:“稍有寸长片善为人所称者,皆已擢用之矣。”
11

褒善贬恶

成语拼音:
[bāo shàn biǎn è]
成语解释:
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
成语出处:
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,须是由我始得。”
12

不得善终

成语拼音:
[bù dé shàn zhōng]
成语解释:
善终:正常死亡。指人不得好死。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。
成语出处:
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》:“汝家虽出二帝,可惜不得善终!”
* 善的成语,带善字的成语,包含善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