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土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土阶茅屋
- 成语拼音:
- [ān jū lè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-
2
土阶茅茨
- 成语拼音:
- [tǔ jiē máo cí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土阶茅屋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唐书·薛收传》:“土阶茅茨,唐尧以昌。”
-
3
土皇帝
- 成语拼音:
- [tǔ huáng dì]
- 成语解释:
- 指盘踞一方有势力的人物
- 成语出处:
- 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16章:“他是乡里的土皇帝,你是这里的县太爷。”
-
4
天府之土
- 成语拼音:
- [tiān fǔ zhī tǔ]
- 成语解释:
- 天府:天然的仓库。指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的地区
- 成语出处:
-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。”
-
5
土扶成墙
- 成语拼音:
- [tǔ fú chéng qiáng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北史·尉景传》:“土相扶为墙,人相扶为王。”
-
6
土崩鱼烂
- 成语拼音:
- [tǔ bēng yú làn]
- 成语解释:
- 土崩溃,鱼腐烂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·陈琳《为曹洪与魏文帝书》:“若乃距阳平,据石门,摅八陈之列,骋奔牛之权,焉有土崩鱼烂哉。”
-
7
土包子
- 成语拼音:
- [tǔ bāo zǐ]
- 成语解释:
-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,如果是说别人,有轻蔑意。如果是说自己,有自谦意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:“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,讥笑本地干部,他们说:‘本地人懂得什么,土包子!’”
-
8
土八路
- 成语拼音:
- [tǔ bā lù]
- 成语解释:
- 八路:八路军。指非正规军,引申为土气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51回:“汽车上的敌人,听见山坡上有人叫喊,一看是几个‘土八路’,跳下车来。”
-
9
守土有责
- 成语拼音:
- [shǒu tǔ yǒu zé]
- 成语解释:
-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。
- 成语出处:
-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地方官守土有责,而且朝廷已有旨意,派在籍大臣办理‘团练’,以求自保。”
-
10
率土之滨
- 成语拼音:
- [shuài tǔ zhī bīn]
- 成语解释:
- 沿着王土的边涯。犹言普天之下,四海之内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 小雅 北山》: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宋 王禹偁《谢历日表》:“臣闻天道无私,所以运行寒暑,圣人有作,所以恭授民时,聿令率土之滨,共乐同文之化。”
-
11
桑土之防
- 成语拼音:
- [sāng tǔ zhī fáng]
- 成语解释:
- 喻防患于未然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张居正《答王鉴川计贡利害》:“至于桑土之防,戒备之虑,此自吾之常事,不容一日少懈者。”
-
12
桑土之谋
- 成语拼音:
- [sāng tǔ zhī móu]
- 成语解释:
- 喻勤于经营谋划,防患未然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,有事则议全汤之策。”
-
13
率土宅心
- 成语拼音:
- [shuài tǔ zhái xīn]
- 成语解释:
- 率土:四海之內。宅心:归心。指天下归心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 后妃传下》:“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:‘嗣皇诞哲岐嶷, 继承天统,率土宅心,兆庶蒙赖。’”南朝 梁武帝《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》:“威惠外宣,德行内敏,群后归美,率土宅心,可立纲为皇太子。”
-
14
率土同庆
- 成语拼音:
- [shuài tǔ tóng qìng]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普天同庆。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白居易《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》:“臣某言: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,大赦天下,跪捧宣布,蹈舞欢呼,自天降休,率土同庆。”
-
15
率土归心
- 成语拼音:
- [shuài tǔ guī xīn]
- 成语解释:
- 率土:四海之內。指天下归心。同“率土宅心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北齐书 文宣帝纪》:“故百僚师师,朝无秕政,网疏泽洽,率土归心。”
-
16
桑土绸缪
- 成语拼音:
- [sāng tǔ chóu miù]
- 成语解释:
- 《诗 豳风 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朱熹集传:“土,音杜。桑土,桑根皮也……我及天未阴雨之时,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,使之坚固,以备阴雨之患。”后遂以“桑土绸缪”喻勤于经营,防患未然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·豳风·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朱熹集传:“土,音杜。桑土,桑根皮也……我及天未阴雨之时,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,使之坚固,以备阴雨之患。”
-
17
水土不伏
- 成语拼音:
- [shuǐ tǔ bù fú]
- 成语解释:
- 水土:指地方,引申为自然环境。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大抵此症,起于饮食失调,兼之水土不伏,食积于小腹之中,凝滞不消,遂至生热,升至胸中,便觉饥饿。”
-
18
视如土芥
- 成语拼音:
- [shì rú tǔ jiè]
- 成语解释:
- 芥:小草。看作象泥土,小草一般轻贱。比喻不放在眼里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
-
19
视如粪土
- 成语拼音:
- [shì rú fèn tǔ]
- 成语解释:
- 看得如同秽土那样下贱。比喻极端蔑视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8回:“今舅儿把他视如粪土,又是王衍一流人物了。”
-
20
食毛践土
- 成语拼音:
- [shí máo jiàn tǔ]
- 成语解释:
- 毛:指地面所生之谷物;贱:踩。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。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;食土之毛,谁非君臣?”
* 土的成语,带土字的成语,包含土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