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堵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围追堵截

成语拼音:
[wéi zhuī dǔ jié]
成语解释:
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,将敌人堵截成几块,加以消灭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,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,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。”
2

气噎喉堵

成语拼音:
[qì yē hóu dǔ]
成语解释:
喉咙被堵噎了。形容喘不过气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4回:“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,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,气噎喉堵,更觉厉害。”
3

闾阎安堵

成语拼音:
[lǚ yán ān dǔ]
成语解释:
指平民安居乐业
成语出处:
清 严复《论中国教化之退》:“行于其野,闾阎安堵,击壤以嬉,如是者民类治世。”
4

环堵之室

成语拼音:
[huán dǔ zhī shì]
成语解释:
环堵:四面土墙。形容居室简陋贫寒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。”
5

环堵萧然

成语拼音:
[huán dǔ xiāo rán]
成语解释:
环堵:玶着四堵墙;萧然:萧条的样子。形容室中空无所有,极为贫困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陶潜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。”
6

观者如堵

成语拼音:
[guān zhě rú dǔ]
成语解释:
堵:墙壁。形容观看人数众多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射义》:“孔子射于矍相之圃,盖观者如堵墙。”
7

观者如堵墙

成语拼音:
[guān zhě rú dǔ qiáng]
成语解释:
堵:墙壁。形容观看人数众多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孔子射于矍相之圃,盖观者如堵墙。”
8

观者成堵

成语拼音:
[guān zhě chéng dǔ]
成语解释:
见“观者如堵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沈榜《宛署杂记·寺观》:“又见其紫衫衣衲、拽杖挂珠,交错燕市之衢,所在说法衍乐,观者成堵。”
9

阿堵物

成语拼音:
[ē dǔ wù]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夷甫晨起,见钱阂行,呼婢曰:‘举却阿堵物。’”
10

堵塞漏卮

成语拼音:
[dǔ sāi lòu zhī]
成语解释:
卮:盛酒器。比喻堵塞漏洞
成语出处:
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五章:“奏请设立纺织局,谋堵塞漏卮。”
11

传神阿堵

成语拼音:
[chuán shén ē dǔ]
成语解释:
传神: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、逼真;阿堵:六朝人口语,即这、这个。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,能得其精神。
成语出处: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:“顾长康画人,或数年不点目精(睛)。人问其故,顾曰:‘四体妍蚩,本无善于妙处,传神写照,正在阿堵中’”
12

百堵皆作

成语拼音:
[bǎi dǔ jiē zuò]
成语解释:
堵:墙;作:兴建。许多房屋同时建造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小雅 鸿雁》:“之子于垣,百堵皆作。虽则劬劳,其究安宅。”
13

安堵乐业

成语拼音:
[ān dǔ lè yè]
成语解释:
安堵:相安,安定。犹言安居乐业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钟会《檄蜀文》:“百姓士民,安堵乐业。农不易亩,市不回肆。”
14

安堵如故

成语拼音:
[ān dǔ rú gù]
成语解释:
堵:墙壁,居所。故:原来的。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。
成语出处:
汉 荀悦《汉纪 高祖纪》:“吏人皆安堵如故,民争献牛酒。”
15

按堵如故

成语拼音:
[àn dǔ rú gù]
成语解释:
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 高帝纪上》:“与父老约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余悉除去秦法。吏民皆按堵如故。”颜师古注:“应劭曰:‘按,按次第。堵,墙堵也。’言不迁动也。”
16

案堵如故

成语拼音:
[àn dǔ rù gù]
成语解释:
案堵:同“安堵”,安居。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”
* 堵的成语,带堵字的成语,包含堵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