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外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外简内明

成语拼音:
[wài jiǎn nèi míng]
成语解释:
谓对人表面上简易,而内心明察。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8回:“公外简内明,用人惟才。”
2

外交词令

成语拼音:
[wài jiāo cí lìng]
成语解释:
用于交往的空套话
成语出处:
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,不愧外交词令。”
3

外合里差

成语拼音:
[wài hé lǐ chà]
成语解释:
比喻口是心非。
成语出处: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6回:“你说你恁行动,两头戳舌献勤,出尖儿,外合里差。”
4

外合里应

成语拼音:
[wài hé lǐ yìng]
成语解释:
外面攻打,里面接应。
成语出处:
《前汉书平话》上卷:“高皇大喜,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,拿捉陈豨。”
5

外刚内柔

成语拼音:
[wài gāng nèi róu]
成语解释:
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。同“内柔外刚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 议论》:“兵戈既起,将帅擅权,武吏功臣,过求姑息。边蕃远郡,得以骄矜,外刚内柔,上陵下替,此为屈辱又非多乎?”
6

外感内伤

成语拼音:
[wài gǎn nèi shāng]
成语解释:
①中医谓外感风邪,内有郁积而致病。②比喻内外煎迫。
成语出处: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,胸闷头晕,恹恹的就成了一个外感内伤的病。”
7

外感内滞

成语拼音:
[wài gǎn nèi zhì]
成语解释:
滞:滞留。中医术语,因风寒暑热而得病叫外感,湿热内伏称内滞。比喻内外交攻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小姐的病是外感内滞。”
8

外方内圆

成语拼音:
[wài fāng nèi yuán]
成语解释:
谓外表正直,内心圆滑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致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员(圆),朋党奸,罔上害人。”
9

外方内员

成语拼音:
[wài fāng nèi yuán]
成语解释:
指外表正直,内心圆滑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员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10

身外之物

成语拼音:
[shēn wài zhī wù]
成语解释:
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;指名誉、地位、权力、金钱等。
成语出处:
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》:“明珠是身外之物,尚不可弹雀,何况性命之重,乃以博财物耶?”
11

事出意外

成语拼音:
[shì chū yì wài]
成语解释:
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3回:“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,事出意外,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,忙上来问好,命老道来接马。”
12

攘外安内

成语拼音:
[rǎng wài ān nèi]
成语解释:
攘:排除。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
成语出处:
汉 张仲景《伤寒论 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13

弃之度外

成语拼音:
[qì zhī dù wai]
成语解释:
谓根本不放在心上。
成语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周孔之业,弃之度外。”
14

墙外汉

成语拼音:
[qiáng wài hàn]
成语解释:
指非局中之人,不属于某专业或不专于某门知识或艺术的人
成语出处:
南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慕容垂歌辞》:“我身分自当,枉杀墙外汉。”
15

权倾中外

成语拼音:
[quán qīng zhōng wai]
成语解释:
权势压倒朝廷内外。形容权势极大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2回:“视秦王之丧,愈加众盛,正是‘权倾中外,威振诸侯’。”
16

墙里开花墙外香

成语拼音:
[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]
成语解释:
比喻人做出了成绩,内部还不知道,外面人倒先知道了。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,却为其他部门赏识
成语出处:
海岩《死于青春》:“墙里开花墙外香,都这样儿,不做就算了。”
17

弸中彪外

成语拼音:
[péng zhōng biāo wài]
成语解释:
弸:充满;彪:文采。指人内有才德,则有文采,自然外露。赞美德才兼备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或问:‘君子言则成文,动则成德,何以也?’曰:‘以其弸中而彪外也。’”
18

旁门外道

成语拼音:
[páng mén wai dào]
成语解释:
见“旁门左道”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执左道以乱政,杀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四回:“左道旁门乱似麻,只因昏主起波查。”
19

皮里膜外

成语拼音:
[pí lǐ mó wài]
成语解释:
膜: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。比喻相交太浅
成语出处: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7回:“如今同了你,虽见了太尊一面,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,有什么意思?”
20

内重外轻

成语拼音:
[nèi zhòng wài qīng]
成语解释:
内:京都;外;外省。形容京官权大,外官权小
成语出处:
《宋史·高宗纪》:“以内重外轻,命省台、寺监及监司、守令居职及二年者,许更迭出入除擢。”
* 外的成语,带外字的成语,包含外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