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大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大得人心

成语拼音:
[dà dé rén xīn]
成语解释:
人心:即民心。指受百姓热烈拥护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·昭成子孙传》:“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,自五原至棝杨塞外,分家稼,大得人心。”
2

大大落落

成语拼音:
[dà dà luò luò]
成语解释:
形容态度大方。亦形容随随便便,满不在乎。
成语出处:
李准《两代人》:“不能大大落落的,一定得认真负责,多向支部汇报,争取帮助。”
3

道大莫容

成语拼音:
[dào dà mò róng]
成语解释:
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,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。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夫子之道,至大也,故天下莫能容夫子。”
4

戴大帽子

成语拼音:
[dài dà mào zǐ]
成语解释:
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8回:“中丞穿的是件接衫,也没有戴大帽子。”
5

胆大泼天

成语拼音:
[dǎn dà pō tiān]
成语解释:
同“胆大包天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王士禛《居易续谈》:“光天化日之下,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,目无三尺。”
6

大大方方

成语拼音:
[dà dà fāng fāng]
成语解释:
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
成语出处: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4回:“所以他们但凡吃物,不肯大大方方,总是贼头贼脑,躲躲藏藏,背人而食。”
7

大动干戈

成语拼音:
[dà dòng gān gē]
成语解释:
干、戈:古代两种兵器。原指进行战争。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8

大动肝火

成语拼音:
[dà dòng gān huǒ]
成语解释:
大怒。
成语出处: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一回:“毛虎听了,不觉大动肝火。”
9

大地回春

成语拼音:
[dà dì huí chūn]
成语解释:
指冬去春来,草木萌生,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。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。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2回:“阴历初三立春,当时有大地回春,万象更新之义。”
10

大度豁达

成语拼音:
[dà dù huò dá]
成语解释:
大度:气量大;豁达:开朗。形容人宽宏开通,有度量,能容人
成语出处:
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五卷:“公大度豁达,殊不介意。”
11

大胆海口

成语拼音:
[dà dǎn hǎi kǒu]
成语解释:
胆:胆量;海口:说大话。大着胆子夸海口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9回:“况孤在此城,今已五代,不是大胆海口,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。”
12

大度包容

成语拼音:
[dà dù bāo róng]
成语解释:
形容气量大,能宽容人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回:“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。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,自然没得话说。”
13

大胆包身

成语拼音:
[dà dǎn bāo shēn]
成语解释:
谓胆量极大。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四折:“关云长雄略盖世,赵子龙大胆包身。”
14

胆大包天

成语拼音:
[dǎn dà bāo tiān]
成语解释:
形容胆量极大(多指做坏事)。现多含贬义。
成语出处:
唐 刘叉《自问》:“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,酒肠宽似海,诗胆大于天。”
15

大地春回

成语拼音:
[dà dì chūn huí]
成语解释:
见“大地回春”。
成语出处:
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十六章:“楼三室的对联,引用了古人的诗句:‘满园春色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头。’横额是:‘大地春回’。”
16

大打出手

成语拼音:
[dà dǎ chū shǒu]
成语解释:
“大打出手”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;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;同时与几个人对打;互相投掷、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。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(大:表示程度、规模之甚)。
成语出处:
许涤新《周总理战斗在重庆》:“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,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,警察、宪兵、便衣、特务,纷纷出动。”
17

大开大合

成语拼音:
[dà dāi dà hé]
成语解释:
形容文思跌荡,放得开,收得拢。
成语出处:
清·赵翼《忧旱》:“今年天作奇文章,大开大合为弛张。”
18

鼎鼎大名

成语拼音:
[dǐng dǐng dà míng]
成语解释:
鼎鼎:名声盛大的样子。很大的名气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八:“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,只拿着一本《左传事纬》照本宣科。”
19

大敌当前

成语拼音:
[dà dí dāng qián]
成语解释:
当:面对、正在。强大的敌人就在前面。表示面对危难;处于严重的关头。常用以形容局势严重;不容忽视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汉传》:“大敌在前,而公伤卧、众心惧矣。”
20

大处着墨

成语拼音:
[dà chù zhuó mò]
成语解释:
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。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0回:“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,真正阔手笔!看你不出,倒是个大处落墨的!”
* 大的成语,带大字的成语,包含大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