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字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拆牌道字
- 成语拼音:
- [chāi pái dào zì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拆白道字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回:“行令猜拳频递盏,拆牌道字漫传钟。”
-
2
拆白道字
- 成语拼音:
- [chāi bái dào zì]
- 成语解释:
-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俺孩子拆白道字,顶真续麻,无般不晓,无般不会。”
-
3
八字没见一撇
- 成语拼音:
- [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,未见端绪
- 成语出处:
- 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》第三卷: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自不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……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-
4
八字没一撇
- 成语拼音:
- [bā zì méi yī piě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。
- 成语出处:
- 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》: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不自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,似又因于此语。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-
5
白纸黑字
- 成语拼音:
- [bái zhǐ hēi zì]
- 成语解释:
- 白纸上写着黑字。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;不容抵赖或改悔。
- 成语出处:
- 孙中山《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》:“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,全恃民众之拥护,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,决不能保证民权,俾不受军阀之摧残。”
-
6
八字打开
- 成语拼音:
- [bā zì dǎ kāi]
- 成语解释:
- 象“八”字那样,撇、捺向两边分开。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,却走歪门邪道。也形容门路很宽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朱熹《与刘子澄书》:“近日因看《大学》,见得此意甚分明。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但人自不领会,却向外狂走耳。”
-
7
不易一字
- 成语拼音:
- [bù yì yī zì]
- 成语解释:
- 不更动一个字。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唐书 王勃传》:“及寤援笔成篇,不易一字。”
-
8
不立文字
- 成语拼音:
- [bù lì wén zì]
- 成语解释:
- 佛家语,指禅家悟道,不涉文字不依经卷,唯以师徒心心相印,理解契合,传法授受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》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。”
* 字的成语,带字字的成语,包含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