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安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苟安一隅
- 成语拼音:
- [gǒu ān yī yú]
- 成语解释:
- 苟安:暂且偷生;一隅:一个角落。指一个小地方。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。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。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59回:“方今奸臣弄权,专主和议;朝廷听信奸言,希图苟安一隅,无用兵之志。”
-
2
各安本业
- 成语拼音:
- [gè ān běn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各:各个。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,过自己的生活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35回:“凡尔村乡市镇,不用惊惶,士农工商,各安本业。”
-
3
国安民泰
- 成语拼音:
- [guó ān mín tài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泰:平安。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0回:“再拈信香一炷,愿今国安民泰,岁稔年和,三教兴隆,四方宁静。”
-
4
各安生理
- 成语拼音:
- [gè ān shēng lǐ]
- 成语解释:
- 各:各个;生理:职业和日常生活。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,过自己的生活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2回:“我去高老庄探亲,哥哥去花果山称圣,白龙马归大海成龙……我们都各安生理去也。”
-
5
覆盂之安
- 成语拼音:
- [fù yú zhī ān]
- 成语解释:
-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。比喻稳固,不可动摇。亦作“覆盂之固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君子之居也,绥如安裘,晏如覆盂。”
-
6
富贵安乐
- 成语拼音:
- [fù guì ān lè]
- 成语解释:
- 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,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:“今日富贵安乐,从何而来?早晚将些金银,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,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。”
-
7
富国安民
- 成语拼音:
- [fù guó ān mín]
- 成语解释:
- 使国家富强,人民安居乐业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后汉书·方术许杨传》:“明府今兴立废业,富国安民,谣童之言,将有征于此,诚愿以死效力。”
-
8
反侧自安
- 成语拼音:
- [fǎn cè zì ān]
- 成语解释:
- 反侧:翻来覆去不能入睡,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。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光武不省,会诸将军烧之,曰:‘令反侧子自安。’”
-
9
反侧获安
- 成语拼音:
- [fǎn cè huò ān]
- 成语解释:
- 反侧:翻来覆去不能入睡,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。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
- 成语出处:
- 唐·陆贽《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》:“昨者改元施令,悔往布新,将反侧获安,则干戈日弭。”
-
10
迩安远至
- 成语拼音:
- [ěr ān yuǎn zhì]
- 成语解释:
- 迩:近处。指近处的人安乐,远处的人来归附。形容政治清明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叶公问政,子曰:‘近者说,远者来。’”
-
11
道高益安,势高益危
- 成语拼音:
- [dào gāo yì ān,shì gāo yì wēi]
- 成语解释:
- 益:更加;势:权势。道德越高尚,为人处事好,就越安全;权势越大,更容易滥用权力,刚愎自用,就越危险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道高易安,势高益危。居赫赫之势,失身且有日矣。”
-
12
定国安邦
- 成语拼音:
- [dìng guó ān bāng]
- 成语解释:
-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扬威耀武,尽忠歆节,定国安邦,偏容他鸱鸮弄舌,乌鸦展翅,强配鸾凤。”
-
13
动荡不安
- 成语拼音:
- [dòng dàng bù ān]
- 成语解释:
-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
- 成语出处:
-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第十八章:“他和陈文婷谈起,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,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,乐观的。”
-
14
长治久安
- 成语拼音:
- [cháng zhì jiǔ ān]
- 成语解释:
- 治:太平。国家、社会长期太平安宁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建久安之势,成长治之业。”
-
15
床下安床
- 成语拼音:
- [chuáng xià ān chuáng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无谓之重复。同“床上施床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十九:“[邵雍]平生不为训解之学,尝曰:‘经意自明,苦人不知耳。屋下盖屋,床下安床,滋惑矣。’”
-
16
存亡安危
- 成语拼音:
- [cún wáng ān wēi]
- 成语解释:
-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,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。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功名之所就,存亡安危之所堕,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。”
-
17
床上安床
- 成语拼音:
- [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陈 姚最《续画品 毛棱》:“善于布置,略不烦草。若比方诸父,则床上安床。”
-
18
踧踖不安
- 成语拼音:
- [cù jí bù ān]
- 成语解释:
- 恭敬而忐忑不安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38回:“田氏踧踖不安,伸手出被,告罪请诊。”
-
19
出榜安民
- 成语拼音:
- [chū bǎng ān mín]
- 成语解释:
- 榜:官府告示。张贴告示,安抚百姓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:“收军进高唐州城内,先传下将令,休得伤害百姓。一面出榜安民,秋毫无犯。”
-
20
长安道上
- 成语拼音:
- [cháng ān dào shàng]
- 成语解释:
- 长安:古都名,在今陕西西安西北。旧喻名利场所。
- 成语出处:
- 五代·无名氏《贺圣朝》词:“长安道上行客,依旧利深名切。”
* 安的成语,带安字的成语,包含安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