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家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家喻户晓
- 成语拼音:
- [jiā yù hù xiǎo]
- 成语解释:
- 喻:明白;晓:知道。家家都清楚;户户都知道。形容人人皆知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楼钥《缴郑熙等免罪》:“而遽有免罪之旨,不可以家谕户晓,必有轻议于下者。”
-
2
家破人亡
- 成语拼音:
- [jiā pò rén wáng]
- 成语解释:
-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》:“师曰:‘家破人亡,子归何处?’”
-
3
白手起家
- 成语拼音:
- [bái shǒu qǐ jiā]
- 成语解释:
- 白手:空手;起家:创立家业。由一无所有而创立事业。比喻在一无所有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;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。
- 成语出处:
- 谢觉哉《一支不平凡的生产队伍》:“很多社和组只利用了一部分救济款作资金甚至是白手起家的。”
-
4
如数家珍
- 成语拼音:
- [rú shǔ jiā zhēn]
- 成语解释:
- 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。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清朝野史大观 郭生始创戏院》:“吴县王鹤琴先生耆年硕德,与谈吴中掌故,则掀髯抵掌,如数家珍。”
-
5
家徒四壁
- 成语拼音:
- [jiā tú sì bì]
- 成语解释:
- 徒:只;壁:墙壁。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。形容穷得一无所有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司马相如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-
6
四海为家
- 成语拼音:
- [sì hǎi wéi jiā]
- 成语解释:
-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;统治全国。后指人漂泊不定;到处都可以当成家;也指志在四方;不恋故土。四海: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;故“四海”指全国各地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帝本纪》:“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,非壮丽无以重威,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。”
-
7
家长里短
- 成语拼音:
- [jiā cháng lǐ duǎn]
- 成语解释:
-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5回:“这一关了门,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,我对不来,却不弄走了风,被他拿住?”
-
8
小家碧玉
- 成语拼音:
- [xiǎo jiā bì yù]
- 成语解释:
- 小户人家的女子;名字叫碧玉。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孙绰《情人碧玉歌》:“碧玉小家女,不敢攀贵德。感郎意气重,遂得结金兰。”
-
9
家常便饭
- 成语拼音:
- [jiā cháng biàn fàn]
- 成语解释:
-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:“常词官好做,家常饭好吃。”
-
10
大家闺秀
- 成语拼音:
- [dà jiā guī xiù]
- 成语解释:
- 大家:世家望族;闺秀:出身名门的女子。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。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顾家妇清心玉映,自是闺房之秀。”
-
11
半路出家
- 成语拼音:
- [bàn lù chū jiā]
- 成语解释:
-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
-
12
毁家纾难
- 成语拼音:
- [huǐ jiā shū nàn]
- 成语解释:
- 毁:毁坏;纾:缓和;解除。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庄公三十年》:“斗穀於菟为令尹,自毁其家,以纾楚国之难。”
-
13
祖宗家法
- 成语拼音:
- [zǔ zōng jiā fǎ]
- 成语解释:
- 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。
- 成语出处:
-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不要说好是妃子,就是皇后,也严禁寻国事说一句话。这是规矩,也叫做‘祖宗家法’。”
-
14
诸子百家
- 成语拼音:
- [zhū zǐ bǎi jiā]
- 成语解释:
- 诸子:指孔子、老子、庄子、荀子等;百家:指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各种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。后用来对我国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贾生年少,颇通诸子百家之书。文帝召以为博士。”
-
15
治谱家传
- 成语拼音:
- [zhì pǔ jiā chuán]
- 成语解释:
- 谱:表册;治谱:指记载治理地方方略的书册。指父子兄弟居官都有治绩
- 成语出处:
- 《南齐书·傅琰传》:“琰父子并著奇绩,江左鲜有。世云诸傅有治县谱,子孙相传,不以示人。”
-
16
自家撞著
- 成语拼音:
- [zì jiā zhuàng zháo]
- 成语解释:
- 自家:自己;著:着。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
- 成语出处:
- 《禅林类聚·看经门》:“须弥山高不见岭,大海水深不见底。簸土扬尘无处寻,回头撞著自家底。”
-
17
左家娇女
- 成语拼音:
- [zuǒ jiā jiāo nǚ]
- 成语解释:
- 晋左思《娇女诗》有“吾家有娇女,皎皎颇白晳”之句,后以“左家娇女”指美丽可爱的少女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·左思《娇女诗(吾家有娇女)》:“吾家有娇女,皎皎颇白皙。”唐·李商隐《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》诗:“嵇氏幼男犹可悯,左家娇女岂能忘。”
-
18
在家出家
- 成语拼音:
- [zài jiā chū jiā]
- 成语解释:
- 指不出家当和尚,清心寡欲,在家修行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法苑珠林》卷一0七:“在家出家,平等而受。”
-
19
张家长李家短
- 成语拼音:
- [zhāng jiā cháng lǐ jiā duǎn]
- 成语解释:
- 说张家的长,李家的短。比喻与己无关的闲话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那婆子吃了许多酒,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,正在那里,张家长,李家短,说白道绿。”
-
20
遭家不造
- 成语拼音:
- [zāo jiā bù zào]
- 成语解释:
- 遭:遇到;造:成。原是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。后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 周颂 闵予小子》:“闵予小子,遭家不造,嬛嬛在疚。”
* 家的成语,带家字的成语,包含家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