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干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口干舌燥
- 成语拼音:
- [kǒu gān shé zào]
- 成语解释:
- 非常干渴。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;费尽口舌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 魏 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-
2
外强中干
- 成语拼音:
- [wài qiáng zhōng gān]
- 成语解释:
-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;实际上很虚弱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五年》:“外强中干,进退不可,周旋不能。”
-
3
毫不相干
- 成语拼音:
- [háo bù xiāng gān]
- 成语解释:
- 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其实,月球并无分别,只是半个明,半个暗,盈亏圆缺,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,与月球毫不相干。”
-
4
朝干夕惕
- 成语拼音:
- [zhāo qián xī tì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不敢疏忽懈怠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
-
5
载戢干戈
- 成语拼音:
- [zài jí gān gē]
- 成语解释:
- 载戢:装运收藏;干戈:古代的两种武器,引申为战争。将武器收藏起来。指不再诉诸武力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周颂·时迈》:“载戢干戈,载櫜弓矢。”
-
6
朱干玉戚
- 成语拼音:
- [zhū gān yù qī]
- 成语解释:
- 干:盾;戚:斧。朱红的盾牌、玉饰的斧头。原为古时礼器。后也作为仪仗之用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朱干玉戚,冕而舞《大武》。”
-
7
枝干相持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gàn xiāng xhí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相互扶持。同“枝叶相持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魏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暨乎战国,诸姬微矣……至于王赧,降为庶人,犹枝干相持,得居虚位。”
-
8
枕干而寝
- 成语拼音:
- [zhěn gān ér qǐn]
- 成语解释:
- 干:盾。枕着盾牌睡觉。形容复仇之心急切而坚定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夏问于孔子曰:‘居父母之仇,如之何?’夫子曰:‘寝苫,枕干,不仕,弗与共天下也。’”
-
9
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
- 成语拼音:
- [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,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]
- 成语解释:
- 文王:周文王;桀:夏桀;纣:商纣。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,遇到坏人以武相待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兴礼乐,遇桀纣呈干戈。”
-
10
一干一方
- 成语拼音:
- [yī gān yī fāng]
- 成语解释:
- 明代官场黑话,行贿一千一万的隐语
- 成语出处:
- 明·陈洪谟《继世纪闻》第二卷:“逆瑾用事,贿赂公行,凡有干谒者云馈一干,即一千之谓,云一方,即一万之谓。”
-
11
一干人犯
- 成语拼音:
- [yī gān rén fàn]
- 成语解释:
- 指罪犯和有关的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:“奸夫淫妇,虽该重罪,已死勿论。其余一干人犯,释放宁家。”
-
12
油干火尽
- 成语拼音:
- [yóu gàn huǒ jìn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罄尽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[丁生]直赢得两人油干火尽,两人也怕起来。只得忍着性子住了,垂头丧气而别。”
-
13
一干二净
- 成语拼音:
- [yī gān èr jìng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们是‘无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净,看他如何?”
-
14
油干灯草尽
- 成语拼音:
- [yóu gān dēng cǎo jìn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很快就要死亡。
- 成语出处:
- 邹韬奋《〈萍踪寄语初集〉弁言》:“中国有句俗语叫做‘油干灯草尽’,资本主义进展到了第三期,它的渐渐地崩溃,在目前‘油’虽还未‘干’,‘灯草’虽还未‘尽’,但这样下去,是朝着‘油干灯草尽’的路线走去,这是很显然的趋势。”
-
15
油干灯尽
- 成语拼音:
- [yóu gàn dēng jìn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油干灯草尽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荡寇志》第四四回:“孔厚道:‘嫂嫂揣理,小生并非不出力,只我不是神仙,那有灵芝仙药,所用不过树皮草根,油干灯尽,大命已终,如何救得。’”
-
16
洗手不干
- 成语拼音:
- [xǐ shǒu bù gàn]
- 成语解释:
-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,后来洗手不干,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。”
-
17
旋干转坤
- 成语拼音:
- [xuán qián zhuǎn kūn]
- 成语解释:
- 扭转天地。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。也指人魄力极大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陛下即位以来,躬亲听断,旋干转坤。”
-
18
邪不干正
- 成语拼音:
- [xié bù gān zhèng]
- 成语解释:
-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王谠《唐语林 方正》:“臣闻邪不干正,若使咒臣,必不能行。”
-
19
瓮尽杯干
- 成语拼音:
- [wèng jìn bēi gān]
- 成语解释:
- 原指酒已喝尽。比喻钱已用完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,只得收了心,在家读书。”
-
20
偎干就湿
- 成语拼音:
- [wēi gàn jiù shī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。谓幼儿溺床,母亲宁可以身就湿,使小儿卧处常干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且休说怀耽十月,只从小偎干就湿,几口气抬举他偌大,便恰似燕子衔食。”
* 干的成语,带干字的成语,包含干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