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干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溜干二净

成语拼音:
[liū gān èr jìng]
成语解释:
一点不剩,非常干净
成语出处: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一个冬天,花得溜干二净,一颗也不剩。”
2

口燥唇干

成语拼音:
[kǒu zào chún gān]
成语解释:
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
成语出处:
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十一 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3

口燥喉干

成语拼音:
[kǒu zào hóu gān]
成语解释:
燥:干。形容非常干渴
成语出处:
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直喊到他口燥喉干,心中发空,才打道进城回公寓。”
4

口血未干

成语拼音:
[kǒu xuè wèi gān]
成语解释:
古时订立盟约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指订约不久就毁约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九年》:“与大国盟,口血未干而背之,可乎?”
5

口干舌焦

成语拼音:
[kǒu gàn shé jiāo]
成语解释:
见“口燥唇干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刘璋《斩鬼传》第四回:“两个人想来想去,总没个好法于。看看想到半夜,饿的龌龊口干舌焦,只的问仔细鬼道:‘老弟,我们饥了。我有带来的一包狗粪,请你如何?’”
6

矫情干誉

成语拼音:
[jiǎo qíng gān yù]
成语解释:
故违常情,以求美誉。
成语出处: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其余凡贪官、污吏……及矫情干誉、欺世盗名种种之人,无不随业得报,一一不爽。”
7

精明能干

成语拼音:
[jīng míng néng gàn]
成语解释:
机灵聪明,办事能力强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 苏弁传》:“弁通学术,吏事精明,承延龄后,平赋缓役,略烦苛,人赖其宽。”
8

精明强干

成语拼音:
[jīng míng qiáng gàn]
成语解释:
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,又都是些精明强干、久经审案的能员,那消几日,早问出许多贼款来。”
9

蒋干盗书

成语拼音:
[jiǎng gàn dào shū]
成语解释:
蒋干: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。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。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
成语出处:
10

焦唇干肺

成语拼音:
[jiāo chún gàn fèi]
成语解释:
谓忧心如焚,肺为之枯干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顺民》:“三年苦身劳力,焦唇干肺,内亲群臣,下养百姓,以来其心。”
11

焦唇干舌

成语拼音:
[jiāo chún gàn shé]
成语解释:
见“焦唇干舌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孔子家语·屈节》:“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,受困会稽,痛于骨髓,日夜焦唇干舌,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。”
12

涸思干虑

成语拼音:
[hé sī gàn lǜ]
成语解释:
犹言绞尽脑汁。
成语出处:
明·王志坚《表异录·艺文》:“极思为文,曰涸思干虑。”
13

河落海干

成语拼音:
[hé luò hǎi gān]
成语解释:
比喻一点不剩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你们就弄了这些吃的,我乐得吃个河落海干睡觉。”
14

鸿渐于干

成语拼音:
[hóng jiàn yú gàn]
成语解释:
《易·渐》:“初六,鸿渐于干”,“六二,鸿渐于盘”,“九三,鸿渐于陆”。以次而进,渐至高处。后世因以“鸿渐于干”指始入仕途。
成语出处:
《易·渐》:“初六,鸿渐于干”,“六二,鸿渐于磐”,“九三,鸿渐于陆”。
15

喉焦唇干

成语拼音:
[hóu jiāo chún gān]
成语解释:
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。形容极力劝说
成语出处:
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第13卷:“龙马上山,焦无水泉,喉焦唇干,渴不能言。”
16

河涸海干

成语拼音:
[hé hé hǎi gàn]
成语解释:
河流干涸,大海枯竭。比喻穷尽、彻底,不留余地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峡五义》第五五回:“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,他说菜是剩下的,酒是浑的,坛子也摔了,盘子碗也砸了,还骂了个河涸海干。”
17

黄干黑瘦

成语拼音:
[huáng gān hēi shòu]
成语解释:
指人面容憔悴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元·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一折:“你恋着红裙翠袖,折倒的你黄干黑瘦。”
18

回干就湿

成语拼音:
[huí gàn jiù shī]
成语解释:
谓母亲育儿时,让婴儿居干处,自己就湿处。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·父母恩重经讲经文》:“慈母德,实堪哀,十月三年受苦灾;冒热冲寒劳气力,回干就湿费心怀。”
19

豪干暴取

成语拼音:
[háo gàn bào qǔ]
成语解释:
谓恃强夺取。
成语出处:
明·何景明《内篇》:“治储之事,散有聚无,士需将征,豪干暴取,凶不改敛,贫不减费,权利而府怨是难之也。”
20

化干戈为玉帛

成语拼音:
[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]
成语解释:
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,诸侯背之,海外有狡心。禹知天下之叛也,乃坏城平池,散财物,焚甲兵,施之以德,海外宾服,四夷纳职,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
* 干的成语,带干字的成语,包含干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