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忘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乐道忘饥

成语拼音:
[lè dào wàng jī]
成语解释:
谓醉心于圣道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乐志》:“与君周旋,乐道忘饥。我心虚静,我志沾濡。”
2

蓼虫忘辛

成语拼音:
[liǎo chóng wàng xīn]
成语解释:
吃惯了蓼(一种有辣味的草)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。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。
成语出处:
《文选·王粲(七哀)》:“蓼虫不知辛,去来勿与咨。”晋·左思《魏都赋》“习蓼虫之辛,玩进退之维谷。”
3

理不忘乱

成语拼音:
[lǐ bù wàng luàn]
成语解释:
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,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禹偁《进端拱箴表》:“然而安不忘危,理不忘乱,糜不有初,鲜克有终,古圣贤之深旨也。”
4

汲引忘疲

成语拼音:
[jí yǐn wàng pí]
成语解释:
汲引:从井里提水,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。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。
成语出处:
唐 骆宾王《上衮州刺史启》:“汲引忘疲,奖题不倦。”
5

久要不忘

成语拼音:
[jiǔ yāo bù wàng]
成语解释:
久要:旧约、旧交。不忘旧约或旧交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。”
6

记功忘过

成语拼音:
[jì gōng wàng guò]
成语解释:
见“记功忘失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张居正《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》:“山藏川纳,记功忘过者,明主之深仁也。”
7

记功忘失

成语拼音:
[jì gōng wàng shī]
成语解释:
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夫立政之要,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,宣帝征张敞于亡命。”一本作“记功忘过”。
8

好了疮疤忘了痛

成语拼音:
[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]
成语解释:
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。
成语出处:
9

感遇忘身

成语拼音:
[gǎn yù wàng shēn]
成语解释:
感遇:感激恩遇;忘身:愿舍身相报。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,表示忠心的套话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庚亮传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感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”
10

贵人善忘

成语拼音:
[guì rén shàn wàng]
成语解释:
用来嘲讽人善忘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4回:“就是大帅前日,也曾推举项城,难道是贵人善忘吗?”
11

贵人多忘

成语拼音:
[guì rén duō wàng]
成语解释:
讥诮显贵者不念旧交。亦嘲人健忘。
成语出处: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恚恨》:“倘也贵人多忘,国士难期,使仆一朝出其不意,与君并肩内阁,侧眼相视,公始悔而谢仆,仆安能有色于君乎?”
12

贵人多忘事

成语拼音:
[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]
成语解释:
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。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;不念旧交。后用以嘲讽人健忘。
成语出处:
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卷二》:“倘也贵人多忘,国士难期,使仆一朝出其不意,与君并肩内阁,侧眼相视,公始悔而谢仆,仆安能有色于君乎?”
13

过目不忘

成语拼音:
[guò mù bù wàng]
成语解释:
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;形容记忆力强;也形容给人的印象深刻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苻融载记》:“耳闻则诵,过目不忘,时人拟之王粲。”
14

国尔忘家

成语拼音:
[guó ěr wàng jiā]
成语解释:
尔:助词。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
15

国耳忘家

成语拼音:
[guó ěr wàng jiā]
成语解释:
见“国而忘家”。
成语出处:
汉·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故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”
16

国而忘家

成语拼音:
[guó ér wàng jiā]
成语解释:
谓为国事而忘其家。
成语出处:
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。’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,你我为朝廷办事,就是不顾私亲,也还觉得于心无愧。”
17

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

成语拼音:
[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]
成语解释:
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18

国尔忘家,公尔忘私

成语拼音:
[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]
成语解释:
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而当时改革的人,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,公尔忘私的气概。”
19

公而忘私

成语拼音:
[gōng ér wàng sī]
成语解释:
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。
成语出处:
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
20

公尔忘私

成语拼音:
[gōng ěr wàng sī]
成语解释:
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李贽《晃错》:“[晃错]公尔忘私,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。”
* 忘的成语,带忘字的成语,包含忘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