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忠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精忠报国
- 成语拼音:
- [jīng zhōng bào guó]
- 成语解释:
- 精心忠诚;报效祖国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北史 颜之仪传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,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!”
-
2
赤胆忠心
- 成语拼音:
- [chì dǎn zhōng xīn]
- 成语解释:
- 赤:赤诚、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很忠诚;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胆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30回:“赤胆忠心扶社稷。”
-
3
忠贞不屈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zhēn bù qū]
- 成语解释:
- 忠:忠诚;贞:有操守。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
- 成语出处:
- 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附录:“为了争取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和社会改革,忠贞不屈,视死如归,悲壮激昂,可歌可泣。”
-
4
忠贞不渝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zhēn bù yú]
- 成语解释:
- 忠诚坚定;永不改变。忠:忠诚;贞:有操守;坚定;渝:改变。
- 成语出处:
- 郭小川《团泊洼的秋天》:“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;忠贞不渝,新美如画。”
-
5
忠贞不贰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zhēn bù èr]
- 成语解释:
- 忠:忠诚;贞:有操守。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
- 成语出处:
- 周恩来《为庆贺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》:“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贰,你在革命过程中,经历了艰苦曲折,千辛万苦……”
-
6
忠言逆耳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yán nì ěr]
- 成语解释:
-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。逆:不顺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且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”
-
7
忠言奇谋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yán qí móu]
- 成语解释:
- 谋:计谋。忠诚的进盲,出众的谋略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良传》:“友人不肯见,曰‘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,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。’”
-
8
忠言嘉谟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yán jiā mó]
- 成语解释:
- 谟:谋略。忠诚的进盲,出众的谋略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陈亮《谢何正言启》:“举一世之端人正士,莫之或先;合二百年之忠言嘉谟,于斯并建。”
-
9
忠言谠论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yán dǎng lùn]
- 成语解释:
- 谠:正直。出言忠诚,立论正直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宋孝宗《经进东坡文集序》:“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,忠言谠论,立朝大节,一时廷臣无出其右。”
-
10
宅心忠厚
- 成语拼音:
- [zhái xīn zhōng hòu]
- 成语解释:
- 宅心:居心。忠心而纯厚。亦作“宅心仁厚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陆游《上赵参政启》:“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,宅心忠厚。”
-
11
忠孝双全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]
- 成语解释:
- 忠:效忠,忠君;孝:孝敬。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
- 成语出处:
-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老人撅着胡子告诉他:‘忠孝双全,才是好汉!’”
-
12
忠孝两全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]
- 成语解释:
- 对国家尽忠,对父母尽孝,两样都做得很好。亦作“忠孝双全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白居易《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》:“业传将略,名在勋籍;蕴天爵以修己,忠孝两全。”
-
13
忠信乐易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ìn lè yì]
- 成语解释:
- 忠信:忠诚信实;乐易:和乐,平易。待人诚实、和蔼,平易近人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易·乾》:“忠信,所以进德也。”
-
14
忠心耿耿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īn gěng gěng]
- 成语解释:
- 耿耿:忠诚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忠诚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7回:“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,虽大事未成,然忠心耿耿,自能名垂不朽。”
-
15
忠心贯日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īn guàn rì]
- 成语解释:
- 贯:贯通。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。形容忠诚至极。同“忠贯白日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七回:“卿忠心贯日,孤不罪也。”
-
16
忠孝节烈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iào jié liè]
- 成语解释:
- 为国尽忠,对父母尽孝,对夫妻尽节,对朋友尽义。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其为文主识议,凌厉雄健,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。遇忠孝节烈事,则益感慨激昂。”
-
17
忠孝节义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iào jié yì]
- 成语解释:
-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-
18
忠心赤胆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īn chì dǎn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十分忠诚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渔《比目鱼》:“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,未必就肯投降。”
-
19
忠孝不并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xiào bù bìng]
- 成语解释:
- 不并:不能同时并行。尽忠不能尽孝,尽孝不能尽忠。即忠孝不能两全
- 成语出处:
- 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定谧》:“姑处事殊,忠孝不并。已为孝子,不得为忠臣;为忠臣,不得为孝子。”
-
20
忠实心诚
- 成语拼音:
- [zhōng shí xīn chéng]
- 成语解释:
- 指忠厚老实,诚心诚意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及死之日,天下知与不知,皆为尽哀。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。”
* 忠的成语,带忠字的成语,包含忠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