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投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投笔从戎

成语拼音:
[tóu bǐ cóng róng]
成语解释:
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。投:扔掉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家贫,常为官佣书以供养。久劳苦,尝辍业投笔叹曰:‘大丈夫……安能久事笔研间乎?’后立功西域,封定远侯。”
2

投机取巧

成语拼音:
[tóu jī qǔ qiǎo]
成语解释:
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。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;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。
成语出处:
陈毅《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》诗:“投机取巧最可耻。”
3

投桃报李

成语拼音:
[tóu táo bào lǐ]
成语解释:
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,我以李子回赠他。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大雅 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
4

投鼠忌器

成语拼音:
[tóu shǔ jì qì]
成语解释:
想用东西打老鼠;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。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。
成语出处:
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里谚曰:‘欲投鼠而忌器。’此善喻也。鼠近于器,尚惮不投,恐伤其器,况于贵臣之近主乎!”
5

情投意合

成语拼音:
[qíng tóu yì hé]
成语解释:
投:契合。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;合得来。
成语出处: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7回:“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,两人情投意合,决不肯放。”
6

投机倒把

成语拼音:
[tóu jī dǎo bǎ]
成语解释:
指利用时机;使用违法手段扰乱市场;牟取暴利。投机:利用时机钻空子。
成语出处: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47章:“投机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条文的事情,弯弯绕那家伙能干这样傻事?”
7

弃暗投明

成语拼音:
[qì àn tóu míng]
成语解释:
弃:背弃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抛弃反动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断绝旧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公何不弃暗投明,共成大业?”
8

投石问路

成语拼音:
[tóu shí wèn lù]
成语解释:
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
成语出处: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
9

走投无计

成语拼音:
[zǒu tóu wú jì]
成语解释:
无路可走,已到绝境。比喻处境极困难,找不到出路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似这雪呵教冻苏秦走投无计,王子猷也曾访戴空回。”
10

自投网罗

成语拼音:
[zì tóu wǎng luó]
成语解释:
投:进入。比喻自己进入圈套送死
成语出处: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懿宗咸通九年》:“丈夫与其自投网罗,为天下笑,曷若相与戮力同心,赴蹈汤火,岂徒脱祸,兼富贵可求。”
11

走投无路

成语拼音:
[zǒu tóu wú lù]
成语解释:
无路可走(投:投奔)。指陷入绝境。
成语出处:
元 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淋的我走投无路,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。”
12

自投于地

成语拼音:
[zì tóu yú dì]
成语解释:
投:抛掷。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盗大惊,自投于地,稽顺归罪。”
13

自投罗网

成语拼音:
[zì tóu luó wǎng]
成语解释:
比喻自己进入圈套。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当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魏 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不见篱间雀,见鹞自投罗。”
14

走投没路

成语拼音:
[zǒu tóu méi lù]
成语解释:
没路可走。比喻陷入绝境,没有出路。
成语出处:
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三折:“你如今走投没路。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。”
15

自投虎口

成语拼音:
[zì tóu hǔ kǒu]
成语解释:
投:进入;虎口: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。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
成语出处:
清·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第20回:“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,不想生法报仇,反来祭扫铁丘坟,是自投虎口。”
16

珠投璧抵

成语拼音:
[zhū tóu bì dǐ]
成语解释:
谓以珠玉投掷鸟鹊。比喻人才不被重视。
成语出处:
清·钱谦益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》诗之二:“珠投璧抵亦何妨,国论惛呶重可伤。”
17

职名早投

成语拼音:
[zhí míng zǎo tóu]
成语解释:
职名:官员的履历。把官员的履历早些呈上。指新皇帝嗣位后,官员们呈上职名,等待封赏。比喻企求升官
成语出处: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他说马中丞当先出头,众公卿认肯逗留。职名早投,大家去上书陈表,拥入皇州。”
18

曾母投杼

成语拼音:
[zēng mǔ tóu zhù]
成语解释:
指曾参的母亲听到“曾参杀人”的传闻接连三次,便信以为真,投杼而走,谓流言可畏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……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则慈母不能信也。”
19

凿空投隙

成语拼音:
[záo kōng tóu xì]
成语解释:
谓寻找时机、捏造罪名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酷吏传序》:“推劾之吏,以嶮责痛诋为功,凿空投隙,相矜以残。”
20

针芥之投

成语拼音:
[zhēn jiè zhī tóu]
成语解释:
同“针芥相投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陈梦雷《绝交书》:“每探赜析微,穷极理性,罔间晨夕,自谓针芥之投,庶儿终始也。”
* 投的成语,带投字的成语,包含投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