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拙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弄巧成拙

成语拼音:
[nòng qiǎo chéng zhuō]
成语解释:
弄:卖弄;耍弄;巧:灵巧;拙:愚笨。本想卖弄聪明;做得好些;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。
成语出处:
宋 黄庭坚《拙轩颂》:“弄巧成拙,为蛇画足。”
2

勤能补拙

成语拼音:
[qín néng bǔ zhuō]
成语解释:
勤:勤奋;拙:愚笨。勤勉地干;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。
成语出处:
宋 邵雍《弄笔吟》:“弄假像真终是假,将勤补拙总输勤。”
3

拙嘴笨舌

成语拼音:
[zhuō zuǐ bèn shé]
成语解释:
嘴舌笨拙。形容不善于讲话。拙:笨;不灵。
成语出处:
清 随缘下士《林兰香》:“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,只是嘴拙舌钝,不敢轻易开口。”
4

拙嘴笨腮

成语拼音:
[zhuō zuǐ bèn sāi]
成语解释:
见“拙嘴笨舌”。
成语出处:
刘厚明《常河叔叔》:“不行,不行,我拙嘴笨腮的。”
5

拙眼讥评

成语拼音:
[zhuō yǎn jī píng]
成语解释:
拙眼:见识浅陋。自己见识浅陋却喜欢讥讽别人
成语出处:
宋·陆游《杂兴十首》诗:“观人如观玉,拙眼喜讥评。”
6

拙口钝辞

成语拼音:
[zhuō kǒu dùn cí]
成语解释:
拙:拙笨;钝:迟钝,笨拙。粗嘴巴,笨言辞。指不善于言辞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倅范叔》楔子:“须贾平日拙口钝辞,犹恐应对有误,家中有一辫士,名日范雎,得与此人同行,凡事计议,万无一失。”
7

拙口钝腮

成语拼音:
[zhuō kǒu dùn sāi]
成语解释:
比喻嘴笨,没有口才。
成语出处: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二哥,你和我一般,拙口钝腮,不要惹大哥热擦。”
8

拙口笨腮

成语拼音:
[zhuō kǒu bèn sāi]
成语解释:
犹拙嘴笨舌。
成语出处:
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》卷三:“咬文嚼字,秀才当行;拙口笨腮,农人本色。”
9

运拙时乖

成语拼音:
[yùn zhuō shí guāi]
成语解释:
同“运蹇时乖”。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五折:“也是我运拙时乖,舍死的尽心儿奈。”元·王德信《四块玉》套曲:“莫不是你缘薄,都一般运拙时乖。”
10

运拙时艰

成语拼音:
[yùn zhuō shí jiān]
成语解释:
同“运蹇时乖”。
成语出处:
元·陈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二折:“便似班定远在玉门关,空学的兵书战策,争奈运拙时艰,淹留在此去住无门。”
11

以勤补拙

成语拼音:
[yǐ qín bǔ zhuō]
成语解释:
用勤奋补救笨拙,含有自谦之意。
成语出处:
隋·李德林《〈霸朝集〉序》:“心无别虑,笔不暂停。或毕景忘餐,或连宵不寐。以勤补拙,不遑自处。”
12

心拙口夯

成语拼音:
[xīn zhuō kǒu bèn]
成语解释:
心思笨,又不善于说话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0回:“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,由着人说呢!”
13

相形见拙

成语拼音:
[xiāng xíng jiàn zhuō]
成语解释:
见“相形见绌”。
成语出处:
郭沫若《蒲剑集·“民族形式”商兑》:“皮簧剧在戏剧构成上也占着超越的地位,但把来和近代小说与近代话剧比较,由于内容的陈旧,是不免相形见拙的。”
14

心劳日拙

成语拼音:
[xīn láo rì zhuō]
成语解释:
弄虚作假的人;用尽心机;百般掩饰;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。现多指做坏事的人;虽然使尽坏心眼;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;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 周官》:“作德,心逸日休;作伪,心劳日拙。”
15

时乖运拙

成语拼音:
[shí guāi yùn zhuō]
成语解释:
拙:劣,不好。时运不顺,命运不佳。指处境不顺利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娶小乔》头折:“争奈我时乖运拙难前进,几时能够朝帝阙受君恩。”
16

巧拙有素

成语拼音:
[qiǎo zhuō yǒu sù]
成语解释:
巧:精巧;拙:笨拙;素:本来的。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,是天赋素养造成的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至于引气不齐,巧拙有素,虽在父兄,不能以移子弟。”
17

巧诈不如拙诚

成语拼音:
[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]
成语解释:
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
成语出处: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林》:“故曰:巧诈不如拙诚。乐羊以有功见疑,秦西巴以有罪益信。”
18

巧伪不如拙诚

成语拼音:
[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]
成语解释:
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智而用私,不如愚而用公,故曰:‘巧伪不如拙诚。’”
19

巧不胜拙

成语拼音:
[qiǎo bù shèng zhuō]
成语解释:
拙:笨拙。有时巧捷不如笨拙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艺术·江之桐传》:“洎乎接刃,则霍然而去。故曰‘巧不胜拙’。”
20

巧不若拙

成语拼音:
[qiǎo bù ruò zhuō]
成语解释:
拙:笨拙。有时巧捷不如笨拙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事有所至,而巧不若拙。”
* 拙的成语,带拙字的成语,包含拙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