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捐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苛捐杂税
- 成语拼音:
- [kē juān zá shuì]
- 成语解释:
- 苛:苛细、繁重;杂:多种多样的。指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压榨劳动人民而强行征收的苛细繁重的捐税。
- 成语出处:
- 郭沫若《天地玄黄 拙劣的犯罪》:“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,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,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,成本提高了,购买力减低了。”
-
2
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
- 成语拼音:
- [zì wǒ dé zhī,zì wǒ juān zhī]
- 成语解释:
- 捐:舍弃,抛弃。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,又从我手里失去。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侯曰:‘侯,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,无所恨。’”
-
3
细大不捐
- 成语拼音:
- [ān jū lè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-
4
为国捐躯
- 成语拼音:
- [wèi guó juān qū]
- 成语解释:
- 捐:献;躯:身体,指生命。为国家牺牲生命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39回:“为国捐躯赴战场,丹心可并日争光。”
-
5
矢志捐躯
- 成语拼音:
- [shǐ zhì juān qū]
- 成语解释:
- 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捐躯:牺牲生命。立志牺牲而不屈服
- 成语出处:
- 《清史稿·尚可喜传》:“惟知矢志捐躯,保国岭南,以表臣始终之诚。”
-
6
秋扇见捐
- 成语拼音:
- [qiū shàn jiàn juān]
- 成语解释:
- 见:被;捐:弃。秋凉以后,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。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班婕妤《怨歌行》诗:“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月明,出入君怀袖,动摇微风发。常恐秋节至,凉飙夺炎热,弃捐箧笥中,恩情中道绝。”
-
7
弃书捐剑
- 成语拼音:
- [qì shū juān jiàn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籍少时,学书不成,去学剑,又不成。项梁怒之。籍曰:‘书足以记名姓而已,剑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’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。”
-
8
慷慨捐生
- 成语拼音:
- [kāng kǎi juān shēng]
- 成语解释:
- 慷慨:意气激昂。捐生:舍弃生命。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埋玉》:“娘娘既慷慨捐生,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,勉强割恩罢!”
-
9
捐生殉国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shēng xùn guó]
- 成语解释:
- 捐生:舍弃生命;殉国:为国家而牺牲生命。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
- 成语出处:
- 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追光寺》:“既见义忘家,捐生殉国,永言忠烈,何日忘之!”
-
10
捐身徇义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shēn xùn yì]
- 成语解释:
-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岳飞《申司进兵状》:“累准朝廷指挥催督,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秋。”
-
11
捐躯殉国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qù xùn guó]
- 成语解释:
- 殉国: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。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。
- 成语出处:
- 北魏·杨衒兺《洛阳伽蓝记·追光寺》:“既见义忘家,捐生殉国,永言忠烈何日忘之!”
-
12
捐躯殒首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qū yǔn shǒu]
- 成语解释:
- 捐躯:牺牲生命;殒:坠落。舍弃身躯,抛弃头颅。形容不惜牺牲生命
- 成语出处:
- 宋·王安石《第三札子》:“仰荷天地至恩,捐躯殒首,无以上报。”
-
13
捐弃前嫌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qì qián xián]
- 成语解释:
- 抛弃旧有的嫌隙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王褒《九怀 株昭》:“瓦砾进宝兮,捐弃随和。”
-
14
捐躯济难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qū jì nàn]
- 成语解释:
- 捐躯:牺牲生命;济:救助。牺牲生命,以解救国家的危难
- 成语出处:
-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夫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,忠臣之志也。”
-
15
捐躯赴难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qū fù nàn]
- 成语解释:
- 躯:身体。指舍弃生命,奔赴国难。
- 成语出处:
- 三国·魏·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”
-
16
捐躯报国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qū bào guó]
- 成语解释:
- 捐躯:舍弃生命。牺牲自己的生命;来报效国家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元史 王戢传》:“臣以布衣受恩,誓捐躯报国,今既偾军,得死为幸!”
-
17
捐金抵璧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jīn dǐ bì]
- 成语解释:
- 谓不重财物。语本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璧。”
- 成语出处:
- 语本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璧。”
-
18
捐华务实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huá wù shí]
- 成语解释:
- 捐:舍弃;务:勉力从事。抛弃浮华,务求朴实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明帝《泰始三年禁采供不时诏》:“收豪家之利,笼非膳之翼,为童戏之资,岂所以还风尚本,捐华务实。”
-
19
捐忿弃瑕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fèn qì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忿:怨恨。瑕:玉上的斑痕裂纹,比喻旧有的嫌隙。抛弃怨恨和嫌隙。指重归于好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苏轼《拟侯公说项羽辞》:“孤亦愿自今之日与君王捐忿弃瑕,继平昔之欢。”
-
20
捐残去杀
- 成语拼音:
- [juān cán qù shā]
- 成语解释:
- 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夫报忿除害,捐残去杀,朕之所图于将军也。”
* 捐的成语,带捐字的成语,包含捐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