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捞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大海捞针

成语拼音:
[dà hǎi lāo zhēn]
成语解释:
在大海里捞一枚针。比喻范围大;没有线索;事情很难办成。含有白费力气之意。
成语出处:
明 王錂《春芜记 定计》:“觅利如大海捞针,搅祸似干柴引火。”
2

水中捞月

成语拼音:
[shuǐ zhōng lāo yuè]
成语解释:
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
成语出处:
元 杨景贤《刘行道》三:“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捞月。”
3

水底捞明月

成语拼音:
[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]
成语解释:
到水底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,只能白费力气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塞鸿秋·先题》曲:“当初意儿别,今日相抛撒,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。”
4

水底捞月

成语拼音:
[shuǐ dǐ lāo yuè]
成语解释:
同“水中捞月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下卷:“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无声,却如水底捞月。”
5

水底捞针

成语拼音:
[shuǐ dǐ lāo zhēn]
成语解释:
在水底下捞一根针。形容很难找到。
成语出处:
元·吴昌龄《二郎收猪八戒》第三折:“俊儿夫似海内寻针,姻缘事在天数临,无缘分怎的消任?直耽搁到如今。”
6

七捞八攘

成语拼音:
[qī lāo bā rǎng]
成语解释:
到处捞摸扰攘。形容思绪纷乱不宁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59卷:“若存得此心,则气常时清……睡梦里亦七捞八攘,如井水不打便清,只管去打便浊了。”
7

捞一把

成语拼音:
[lāo yī bǎ]
成语解释:
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
成语出处:
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捞一把,可是越捞越深。”
8

捞捞搭搭

成语拼音:
[lāo lāo dā dā]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9

寒底捞月

成语拼音:
[jǐng dǐ lāo yuè]
成语解释:
捞:从液体中取物。从井底捞月亮。比喻做事白费力气,根本达不到目的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:“我若今日见你呵,将你活剁做两三截,你要活时恰似井底捞明月。”
10

海中捞月

成语拼音:
[hǎi zhōng lāo yuè]
成语解释:
喻劳而无功,白费气力。
成语出处: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七:“临安府也没奈何,只得行个文书访拿,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无影无踪,海中捞月,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。”
11

混水捞鱼

成语拼音:
[hùn shuǐ lāo yú]
成语解释:
见“混水摸鱼”。
成语出处:
《中国歌谣资料·口吃中国饭》:“何应钦,骨头轻,混水捞鱼鬼门经,口吃中国饭,心向大‘皇军’。”
12

海底捞月

成语拼音:
[hǎi dǐ lāo yuè]
成语解释:
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,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。”
13

海底捞针

成语拼音:
[hǎi dǐ lāo zhēn]
成语解释:
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形容很难找到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一面点起民壮,分头追捕,多应是海底捞针,那寻一个。”
14

大捞一把

成语拼音:
[dà lāo yī bǎ]
成语解释:
乘机放手攫取利益
成语出处:
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八章:“而科股长呢,还不是每人乘机大捞一把。”
15

东捞西摸

成语拼音:
[dōng lāo xī mō]
成语解释:
谓盲目地四处求索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德《答廖子晦》:“盖性命之理虽微,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,亦甚明白,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,如捕风系影。”
16

东海捞针

成语拼音:
[dōng hǎi lāo zhēn]
成语解释:
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,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。
成语出处:
元 柯丹丘《荆钗记 误讣》:“儿,此生休想同衾枕,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。”
17

打凤捞龙

成语拼音:
[dǎ fèng lāo lóng]
成语解释:
凤、龙:这里指人才。比喻搜索、物色难得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
元·朱凯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也不须打凤捞龙,别选元戎。”
18

捕影捞风

成语拼音:
[bǔ yǐng lāo fēng]
成语解释:
捞:随便拾取。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
成语出处:
清·方成培《雷峰塔·虎阜》:“官司缉匪,火急敢逗留?捕影捞风何处有?”
* 捞的成语,带捞字的成语,包含捞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