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敲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敲骨剥髓

成语拼音:
[qiāo gǔ bāo suǐ]
成语解释:
犹敲骨吸髓。
成语出处:
《封神演义》第二九回:“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,蛊惑天子,残虐万民,假天子之命,敲骨剥髓,尽民之力肥润私家,陷君不义,忍心丧节,如令兄者。”
2

敲冰玉屑

成语拼音:
[qiāo bīng yù xiè]
成语解释:
泛指精美的纸张。
成语出处:
元·刘埙《隐居通议·诗歌》:“后三年,当予亡命,萧永言同醉,见予举似,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,以备恶语。”
3

敲冰求火

成语拼音:
[qiāo bīng qiú huǒ]
成语解释:
敲开冰找火。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。
成语出处:
《大光明藏经》下卷:“敲冰求火,论功不遂。”
4

敲冰索火

成语拼音:
[qiāo bīng suǒ huǒ]
成语解释:
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,一定不会成功。
成语出处:
《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》第四卷:“若敲冰而索火,类缘木以求鱼。”
5

敲边鼓

成语拼音:
[qiāo biān gǔ]
成语解释:
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,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。”
6

敲冰戛玉

成语拼音:
[qiāo bīng jiá yù]
成语解释:
比喻乐声清润动听。
成语出处:
宋·杨无咎《垂丝钓·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》:“听敲冰戛玉,恨云怨雨,声声总在愁处。”
7

旁敲侧击

成语拼音:
[páng qiāo cè jī]
成语解释:
侧:旁边;击:敲打。在旁边敲打。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;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8
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

成语拼音:
[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,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]
成语解释:
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天花的蔷薇》:“‘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。’乙校不自心虚,怎能给恐吓呢?”
9
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

成语拼音:
[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,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]
成语解释:
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。”
10

明敲明打

成语拼音:
[míng qiāo míng dǎ]
成语解释:
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,不搞背后动作
成语出处:
11

明打明敲

成语拼音:
[míng dǎ míng qiāo]
成语解释:
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
成语出处:
12

勒索敲诈

成语拼音:
[lè suǒ qiāo zhà]
成语解释:
勒索:强行索取财物。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,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
成语出处:
徐朔方《校注·前言》:“当时捐税重重,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,勒索敲诈,胡作非为。”
13

零敲碎打

成语拼音:
[líng qiāo suì dǎ]
成语解释:
形容以零零碎碎、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的序言一》:“没有一省一县一区一乡的完整的规划,只是零敲碎打地在那里做。”
14

零打碎敲

成语拼音:
[líng dǎ suì qiāo]
成语解释:
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;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。也指零星消灭。
成语出处:
胡天培《山村新人》:“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,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,以高价出售。”
15

戛玉敲冰

成语拼音:
[jiá yù qiāo bīng]
成语解释:
戛:敲击。敲打玉器和冰块。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。也形容人气节凛然。
成语出处:
唐 白居易《听田顺儿歌》:“戛玉敲冰声未停,嫌云不遏入青冥。”
16

戛玉敲金

成语拼音:
[jiá yù qiāo jīn]
成语解释:
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。
成语出处:
宋 罗烨《醉翁谈录 小说引子》:“试开戛玉敲金口,说与东西南北人。”
17

击玉敲金

成语拼音:
[jī yù qiāo jīn]
成语解释:
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。形容言辞铿然有声,正确无误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第一折:“兄弟也,不知师傅所言,句句斩钉截铁,言言击玉敲金。”
18

紧打慢敲

成语拼音:
[jǐn dǎ màn qiāo]
成语解释:
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发在监里,紧打慢敲,怕他不来上钩。”
19

反复推敲

成语拼音:
[fǎn fù tuī qiāo]
成语解释:
多次捉摸,选择最佳方案
成语出处:
《诗话总龟》:“贾岛初赴举,在京师,一日,于驴上得句云:‘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’又欲着‘推’字,炼之未定。”
20

东敲西逼

成语拼音:
[dōng qiāo xī bī]
成语解释:
各处敲诈逼迫。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后汉通俗演义》第二回:“百姓又最怕输粮,地方官刑驱势迫,东敲西逼。”
* 敲的成语,带敲字的成语,包含敲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