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旁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心无旁骛

成语拼音:
[xīn wú páng wù]
成语解释:
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。形容心思集中;专心致志。旁:另外的;骛:追求。
成语出处:
冰心《谈信纸信封》:“有不少人像我一样,在写信的时候,喜欢在一张白纸,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,不受拘束地,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。”
2

旁逸斜出

成语拼音:
[páng yì xié chū]
成语解释:
逸:引申为超出。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
成语出处:
茅盾《白杨礼赞》:“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,而且紧紧靠拢,也象加过人工似的,成为一束,绝不旁逸斜出。”
3

触类旁通

成语拼音:
[chù lèi páng tōng]
成语解释:
触类: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;旁通:互相贯通。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;就可以由此及彼;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
4

袖手旁观

成语拼音:
[xiù shǒu páng guān]
成语解释:
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。形容置身事外;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。袖手:把手揣在袖子里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朝辞赴定州论事状》:“奕棋者胜负之形,虽国工有所不尽,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。”
5

责无旁贷

成语拼音:
[zé wú páng dài]
成语解释:
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。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讲到护送,除了自己一身之外,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。”
6

旁征博引

成语拼音:
[páng zhēng bó yǐn]
成语解释:
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
成语出处:
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生数典已穷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。”
7

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

成语拼音:
[dāng jú zhě mí,páng guān zhě qīng]
成语解释:
当局者:下棋的人;旁观者:看棋的人。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,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 元澹传》:“当局称迷,傍观必审,何所谓疑而不申列?”
8

枝叶旁牒

成语拼音:
[zhī yè páng dié]
成语解释:
牒:记载宗族的谱牌。比喻旁系亲属
成语出处: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阻奸》:“为何明弃储君,翻寻枝叶旁牒。”
9

杂学旁收

成语拼音:
[zá xué páng shōu]
成语解释:
杂学:各种各样的学问;旁:广泛。多方面广泛地吸取和积累知识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回:“宝钗笑道:‘宝兄弟,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,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……’”
10

作舍道旁

成语拼音:
[zuò shě dào páng]
成语解释:
比喻众说纷纭,事情难成。
成语出处:
《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》:“作舍道旁,议论多而难成。”
11

左道旁门

成语拼音:
[zuǒ dào páng mén]
成语解释:
非正统的学术或宗教派别术。比喻不正派的东西、途径。左、旁:邪;不正;道、门:学术、宗教的体系或派别。
成语出处:
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。”
12

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

成语拼音:
[wò tà zhī páng,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]
成语解释:
自己的床铺边,怎幺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。
成语出处:
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45回:“昔人云:'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','养痈致患',猝然一发,势若燎原矣。”
13

上雨旁风

成语拼音:
[shàng yǔ páng fēng]
成语解释:
形容家里贫穷,房屋破旧。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面海神庙碑》:“上雨旁风,无所盖障。”
14

缩手旁观

成语拼音:
[suō shǒu páng guān]
成语解释:
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过问也不协助
成语出处:
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双陆和坐客韵》:“少年握槊,气凭陵,酒圣诗豪余事,缩手旁观初未识,两两三三而已。”
15

束手旁观

成语拼音:
[shù shǒu páng guān]
成语解释:
犹袖手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加过问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2回:“咱们不得束手旁观,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。”
16

旁指曲谕

成语拼音:
[páng zhǐ qǔ yù]
成语解释:
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禹偁《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》:“知属吏过失,未尝面言,必因公宴引数十年前事,曰某人尝为某过得某罪,旁指曲谕,微警戒之。”
17

旁征博访

成语拼音:
[páng zhèng bó fǎng]
成语解释:
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。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
成语出处:
鲁迅《读书杂谈》:“无论读,无论做,倘若旁征博访,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。”
18

旁引曲证

成语拼音:
[páng yǐn qǔ zhèng]
成语解释:
广泛征引,委曲证明。
成语出处:
元·黄溍《日损斋笔记·杂辩》:“大抵《庄子》多寓言,如必欲旁引曲证,以实其说,所谓子州支父、石户之农者,又为谁乎?”
19

旁摇阴煽

成语拼音:
[páng yáo yīn shān]
成语解释:
到处暗中煽动。
成语出处:
明·张居正《答河道潘印川论河道就功书》:“追忆庀事之初,言者蜂起,妒功幸败者旁摇阴煽,盖不啻筑室道谋而已。”
20

旁行斜上

成语拼音:
[páng xíng xié shàng]
成语解释:
原指《史记》中的《三代世表》、《十二诸侯年表》等。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、谱牒等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上》:“卷轶不广,条目悉具,编年纪月以经之,旁行斜上以纬之。”
* 旁的成语,带旁字的成语,包含旁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