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旁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旁搜远绍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sōu yuǎn shào]
- 成语解释:
- 广泛搜集,远承古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寻坠绪之茫茫,独旁搜而远绍。”
-
2
旁推侧引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tuī cè yǐn]
- 成语解释:
- 从侧面启发引导。
- 成语出处:
- 梁斌《红旗谱》:“我旁推侧引地转着问了半天,他只说些革命的道理,不说出他们的根柢在什么地方。”
-
3
凭轼旁观
- 成语拼音:
- [píng shì páng guān]
- 成语解释:
- 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王韬《土胜俄不足恃》:“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,诸国皆凭轼旁观。”
-
4
旁若无人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ruò wú rén]
- 成语解释:
- 旁:旁边;若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
-
5
旁搜博采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sōu bó cǎi]
- 成语解释:
- 广泛搜集采取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序汇·史阁叙述》:“君知其难,则自能旁搜博采,若我太祖高皇帝然,唯务得人而后已。”
-
6
旁收博采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shōu bó cǎi]
- 成语解释:
- 广泛收集采纳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怗毕》:“裴松之之注《三国》也,刘孝标之注《世说》也,偏记杂谈,旁收博采。”
-
7
旁求俊彦
- 成语拼音:
- [ān jū lè yè]
- 成语解释:
- 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货殖传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-
8
旁求博考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qiú bó kǎo]
- 成语解释:
- 多方搜求,广泛考证。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“皇汉医学”》:“引用书目多至一百余种,旁求博考,洵大观也。”
-
9
旁敲侧击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qiāo cè jī]
- 成语解释:
- 侧:旁边;击:敲打。在旁边敲打。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;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-
10
旁门左道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mén zuǒ dào]
- 成语解释:
- 左:不正;门:派别;道:路。喻指思想体系。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,不分披毛带角的人,湿生卵化之辈,皆可同群共处。”
-
11
旁门歪道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mén wāi dào]
- 成语解释:
- 指不正经的东西
- 成语出处:
-
12
旁门外道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mén wai dào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旁门左道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执左道以乱政,杀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四回:“左道旁门乱似麻,只因昏主起波查。”
-
13
旁门小道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mén xiǎo dào]
- 成语解释:
- 犹旁门左道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姚宽《西溪丛语》上卷:“苏溪作歌之意,正谓旁门小道,似是而非者。”
-
14
旁门邪道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mén xié dào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旁门左道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萧乾《一本褪色的相册·》:“他就是想靠旁门邪道一举‘成名’。”
-
15
旁见侧出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jiàn cè chū]
- 成语解释:
-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道子画人物,如以灯取影,逆来顺往,旁见侧出,横伪斜平直各相乘除。”
-
16
旁观袖手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guān xiù shǒu]
- 成语解释:
-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过问也不协助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陆游《福州清仁王坚老疏》:“勇退激流,虽具衲子参寻之眼;旁观袖手,要非邦人向慕之诚。”
-
17
旁观者清
- 成语拼音:
- [páng guān zhě qīng]
- 成语解释:
- 在旁边看的人比当事人清楚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陈多寿生死夫妻》:“常言道: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。”
-
18
牛头阿旁
- 成语拼音:
- [niú tóu ē páng]
- 成语解释:
- 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唐书·路岩传》:“奢肆不法,俄与韦保衡同当国,二人势动天下,时目其党为‘牛头阿旁’,言如鬼阴恶可畏也。”
-
19
牛首阿旁
- 成语拼音:
- [niú shǒu ē páng]
- 成语解释:
- 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
- 成语出处:
-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阎罗梦》:“即有牛首阿旁,执公父至,即以利叉刺入油鼎。”
-
20
目不旁视
- 成语拼音:
- [mù bù páng shì]
- 成语解释:
- 视:看。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20回:“李玄此时一秉虔诚,目不旁视。”
* 旁的成语,带旁字的成语,包含旁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