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旗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旗开得胜

成语拼音:
[qí kāi dé shèng]
成语解释:
形容战斗顺利;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四折:“托赖主人洪福,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。”
2

重振旗鼓

成语拼音:
[zhòng zhèn qí gǔ]
成语解释:
见“重整旗鼓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·惊梦》:“侬欲重振旗鼓,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。”
3

大张旗鼓

成语拼音:
[dà zhāng qí gǔ]
成语解释:
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
成语出处:
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,便大张旗鼓,排齐队伍,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。”
4

拉大旗作虎皮

成语拼音:
[lā dà qí zuò hǔ pí]
成语解释:
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:“首先应该扫荡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着自己,去吓唬别人。”
5

正正之旗

成语拼音:
[zhèng zhèng zhī qí]
成语解释:
正正:整齐。排列整齐的军旗。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。
成语出处: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
6

重兴旗鼓

成语拼音:
[zhòng xīng qí gǔ]
成语解释:
犹言重整旗鼓。
成语出处:
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现下招集人才,团练军马,倘有机会可乘,一定重兴旗鼓。”
7

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

成语拼音:
[zhǎn mù wéi bīng,jiē gān wéi qí]
成语解释:
兵:兵器;揭:举。砍来木棍当兵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。比喻武装起义
成语出处:
汉·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,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
8

辙乱旗靡

成语拼音:
[zhé luàn qí mǐ]
成语解释:
辙:车辙;靡:倒下。车辙错乱,旗子倒下。形容军队溃败逃窜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”
9

斩将刈旗

成语拼音:
[zhǎn jiāng yì qí]
成语解释:
同“斩将搴旗”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日固决死,愿为诸君快战,必三胜之,为诸君溃围,斩将刈旗,令诸君知天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
10

斩将搴旗

成语拼音:
[zhǎn jiàng qiān qí]
成语解释:
搴:拔取。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形容勇猛善战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,诸生宁能斗乎?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。”
11

斩将夺旗

成语拼音:
[zhǎn jiàng duó qí]
成语解释:
砍杀敌将,拔取敌旗。形容勇猛善战。同“斩将搴旗”。
成语出处:
《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》:“只消受得瘗粉埋香,索强似斩将夺旗。”
12

偃旗息鼓

成语拼音:
[yǎn qí xī gǔ]
成语解释:
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为翊军将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
13

掩旗息鼓

成语拼音:
[yǎn qí xī gǔ]
成语解释:
①卷起军旗,停擂战鼓。指军队隐蔽行动,避免暴露目标。②比喻停止行动。
成语出处:
《明史·流贼传·张献忠》:“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,收溃散,掩旗息鼓,益西走白羊山。”
14

偃旗卧鼓

成语拼音:
[yǎn qí wò gǔ]
成语解释:
见“偃旗息鼓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“及贼前锋次江口,僧辩乃命众军,乘城固守,偃旗卧鼓,安若无人。”
15

摇旗呐喊

成语拼音:
[yáo qí nà hǎn]
成语解释:
呐喊:奋力激呼。指古代作战时;摇动旗子;大声喊杀助威。
成语出处:
元 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你这般摇旗呐喊,簸土扬沙。”
16

偃旗仆鼓

成语拼音:
[yǎn qí pú gǔ]
成语解释:
见“偃旗息鼓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洵《权书·法制》:“偃旗仆鼓,寂若无气,严戢兵士,敢哗者斩。”
17

星旗电戟

成语拼音:
[xīng qí diàn jǐ]
成语解释:
军旗象繁星,剑戟如闪电。比喻军容之盛。
成语出处:
18

卧旗息鼓

成语拼音:
[wò qí xī gǔ]
成语解释:
息鼓:停止敲鼓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隐蔽行军,不暴露目标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:“亮意气自若,敕军中皆卧旗息鼓,不得妄出庵幔,又令大开四城门,扫地却酒。”
19

卧鼓偃旗

成语拼音:
[wò gǔ yǎn qí]
成语解释:
卧鼓:停止敲鼓;偃旗:放倒旗子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隐蔽行军,不暴露目标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东魏太尉高岳、行台慕容绍宗、同刘丰生等,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,城内卧鼓偃旗,若无人者。”
20

顺风扯旗

成语拼音:
[shùn fēng chě qí]
成语解释:
顺;趋向同一方向。顺着风向扯起旗子。比喻因势乘便行事
成语出处:
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26章:“一块浓黒的云彩,顺风扯旗地从西北方向飞过来。”
* 旗的成语,带旗字的成语,包含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