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暇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应接不暇
- 成语拼音:
- [yìng jiē bù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暇。空闲。风景好看;东西好而多;看不过来;或人、事物太多;来不及接待、应付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-
2
目不暇接
- 成语拼音:
- [mù bù xiá jiē]
- 成语解释:
- 暇:闲暇;接:接收。可看的东西太多;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》:“见其扬翬振彩,倏来倏往,目不暇给。”
-
3
自暇自逸
- 成语拼音:
- [zì xiá zì yì]
- 成语解释:
- 暇:空闲,闲暇;逸:安乐,安闲。自己找空闲安逸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5回:“而乃自暇自逸,惟宫台是饰,必有危亡之祸矣。”
-
4
自救不暇
- 成语拼音:
- [zì jiù bù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。指无力再帮助他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杜甫《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》:“今残孽虽穷蹙日甚,自救不暇,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,蓄突围拒辙之谋。”
-
5
自顾不暇
- 成语拼音:
- [zì gù bù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(顾:照顾;暇:空闲)。多指无法照顾别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 刘聪载记》:“彼方忧自固,何暇来耶!”
-
6
席不暇暖
- 成语拼音:
- [xí bù xiá nuǎn]
- 成语解释:
- 暇:空闲。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。形容很忙;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武王式商容之闾,席不暇暖,吾之礼贤,有何不可?”
-
7
席不暇温
- 成语拼音:
- [xí bù xiá wēn]
- 成语解释:
- 席:坐席;暇:空闲。连座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。形容很忙,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
- 成语出处:
- 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白孤剑谁托,悲歌自怜,迫于恓惶,席不暇暖。”
-
8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
- 成语拼音:
- [shān yīn dào shàng,yìng jiē bù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-
9
食不暇饱
- 成语拼音:
- [shí bù xiá bǎo]
- 成语解释:
- 暇:空闲。没有空好好吃饭。形容整日忙碌,连吃饭也没空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司马光《进五规状·保业》:“当是之时,食不暇饱,寝不遑安。”
-
10
日无暇晷
- 成语拼音:
- [rì wú xiá guǐ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:“所讲的不是嫖经,便是赌局,花天酒地,闹个不休,车水马龙,日无暇晷。”
-
11
日不暇给
- 成语拼音:
- [rì bù xiá jǐ]
- 成语解释:
- 暇:空闲;给:丰足;够。每天都没有一点空闲。形容非常繁忙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封禅书》:“ 虽受命而功不至,至梁父矣而德不洽,洽矣而日有不暇给,是以即事用希。”
-
12
磨盾之暇
- 成语拼音:
- [mó dùn zhī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暇:闲暇,余暇。指在战争的余暇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王昶》:“先生从征九年,虽羽书旁午,然磨盾之暇,马上吟咏,穹庐诵读,无一日废也。”
-
13
目不暇给
- 成语拼音:
- [mù bù xiá gěi]
- 成语解释:
-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,眼睛来不及看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序:“于是检向时所鄙之《飞龙传》,为之删其繁文,汰其俚句,布以雅训之格,间以清隽之辞,传神写物,尽态极妍,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,目不暇给矣!”
-
14
接应不暇
- 成语拼音:
- [jiē yìng bù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暇:空闲。指美景繁多,来不及观赏。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,应付不过来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5回:“普席又要吃酒,未免令人接应不暇了。”
-
15
疾霆不暇掩目
- 成语拼音:
- [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同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故善用兵者,见敌之虚,乘而勿假也,追而勿舍也,迫而勿去也,击其犹犹,陵其与与,疾雷不及塞耳,疾霆不暇掩目。”
-
16
敬事不暇
- 成语拼音:
- [jìng shì bù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敬:恭敬。事:侍奉,为他人效劳。暇:空闲。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,忙得没有闲暇之时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旧五代史·明宗纪》:“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,从荣诸王敬事不暇,独忌从珂威名,每于帝前屡言其短,巧作窥图,冀能倾陷。”
-
17
疾雷不暇掩耳
- 成语拼音:
- [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]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同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傅玄《傅子 阙题》:“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,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,当其冲者摧,值其锋者破,所谓疾雷不暇掩耳,则又谁御之。”
-
18
救过不暇
- 成语拼音:
- [jiù guò bù xiá]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救过不赡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苏舜钦《上三司副使段公书》:“符檄督责,终日憔悴,而救过不暇,惘然自疑。”
-
19
饥不暇食
- 成语拼音:
- [jī bù xiá shí]
- 成语解释:
-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。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阴长生》:“饥不暇食,思不敢归,劳不敢息。”
-
20
急不暇择
- 成语拼音:
- [jí bù xiá zé]
- 成语解释:
-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。
- 成语出处:
-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八回:“三人急不暇择,从窦中鱼贯而出,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,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。”
* 暇的成语,带暇字的成语,包含暇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