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曲字的成语 (73个)
-
1
曲高和寡
- 成语拼音:
- [qǔ gāo hè guǎ]
- 成语解释:
- 曲:乐曲。高:高雅。和:和谐地跟着唱。寡:少。乐曲的格调越高;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。原比喻知音难觅。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、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;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。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引商刻羽,杂以流徵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
-
2
曲径通幽
- 成语拼音:
- [qū jìng tōng yōu]
- 成语解释:
- 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。形容园林曲折幽深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常建《破峙禅院》: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”
-
3
曲突徙薪
- 成语拼音:
- [qū tū xǐ xīn]
- 成语解释:
- 把烟囱改为弯的;把柴草移开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曲突徙薪无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。”
-
4
是非曲直
- 成语拼音:
- [shì fēi qū zhí]
- 成语解释:
-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王充《论衡 说日篇》:“二论各有所见,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。”
-
5
直壮曲老
- 成语拼音:
- [zhí zhuàng qū lǎo]
- 成语解释:
- 老:引申为衰,气馁。理直气壮,理曲气馁
- 成语出处:
-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师直为壮,曲为老,岂在之乎?”
-
6
质伛影曲
- 成语拼音:
- [zhì yǔ yǐng qǔ]
- 成语解释:
- 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。比喻有因必有果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太平广记》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·李玫《纂异记·齐君房》:“质伛影曲,报应宜然。”
-
7
知音识曲
- 成语拼音:
- [zhī yīn shí qǔ]
- 成语解释:
- 指通晓音乐
- 成语出处:
- 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”
-
8
詹言曲说
- 成语拼音:
- [zhān yán qǔ shuō]
- 成语解释:
- 烦琐、片面的言论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徐芳《〈书影〉序》:“其他詹言曲说戋戋琐琐,又无讥焉。”
-
9
郑卫之曲
- 成语拼音:
- [zhèng wèi zhī qǔ]
- 成语解释:
- 郑卫: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
- 成语出处:
- 汉·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》:“臣闻秦王好淫声,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。”
-
10
纵曲枉直
- 成语拼音:
- [zòng qǔ wǎng zhí]
- 成语解释:
- 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。形容不主持正义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抱朴子·内篇·微旨》:“纵曲枉直,废公为私,刑加无辜。”
-
11
枕曲藉糟
- 成语拼音:
- [zhěn qū jiè zāo]
- 成语解释:
- 枕着酒,垫着酒糟。指嗜酒,醉酒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 刘伶传》:“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,衔杯漱醪,奋髯箕踞,枕曲藉糟,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”
-
12
众曲不容直
- 成语拼音:
- [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]
- 成语解释:
- 曲:弯曲,比喻邪恶;直:笔直,比喻正直。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,众曲不容直,众枉不容正。”
-
13
周郎顾曲
- 成语拼音:
- [zhōu láng gù qǔ]
- 成语解释:
-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
-
14
远引曲喻
- 成语拼音:
- [yuǎn yǐn qū yù]
- 成语解释:
- 喻:譬喻。说话不敢直言,以远离当前的事例来作引证,绕弯子以其他事来打比方
- 成语出处:
- 《清史稿·太宗本纪》:“诸臣有艰苦之情,亦据实奏闻。苟不务直言,远引曲喻,剿袭纷然,何益于事?”
-
15
饮水曲肱
- 成语拼音:
- [yǐn shuǐ qū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清心寡欲、安贫乐道的生活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子曰:‘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’”
-
16
艳曲淫词
- 成语拼音:
- [yàn qǔ yín cí]
- 成语解释:
- 淫:淫荡。妖艳淫秽的词曲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2回:“至乐,则尽放郑声,以复雅乐,琵琶弦索,艳曲淫词,付之祖龙一炬。”
-
17
一曲阳关
- 成语拼音:
- [yī qǔ yáng guān]
- 成语解释:
- 阳关:古曲调名,古人在送别时唱。比喻别离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苏轼《渔家傲·送张元唐省亲秦州》词:“一曲阳关情几许,知君欲向秦川去。”宋·柳永《少年游》词:“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”
-
18
异曲同工
- 成语拼音:
- [yì qǔ tóng gōng]
- 成语解释:
- 异:不同的;曲:曲调;工:工巧;精致。不同的曲调;却同样的美妙。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;但却是同样的出色。也比喻不同的做法;收到同样好的效果。也作“同工异曲。”
- 成语出处:
-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子云相如,同工异曲。”
-
19
隐晦曲折
- 成语拼音:
- [yǐn huì qū zhé]
- 成语解释:
- 意思含糊晦涩;转弯抹角。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、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。隐晦:不明显;曲折:转弯抹角。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:“我们可以大声疾呼,而不要隐晦曲折,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。”
-
20
迂回曲折
- 成语拼音:
- [yū huí qū zhé]
- 成语解释:
- 迂回:回旋,环绕。弯弯曲曲,绕来绕去。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。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打破‘围剿’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,不是径情直遂的。”
* 曲的成语,带曲字的成语,包含曲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