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柏字的成语 (73个)

1

贞松劲柏

成语拼音:
[zhēn sōng jìng bǎi]
成语解释:
以松柏的坚贞劲直,比喻人的高尚节操。
成语出处:
金元好问《题石裕卿郎中所居四咏 雪岩》:“贞松劲柏四时春,霁月光风一色新。”
2

竹柏异心

成语拼音:
[zhú bǎi yì xīn]
成语解释:
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。
成语出处:
《楚辞 东方朔〈七谏 初放〉》:“孰知其不合兮,若竹柏之异心。”王逸注:“竹心空,屈原自喻志通达也;柏心实,以喻君暗塞也。言己性达道德,而君闭塞,其志不合,若竹柏之异心也。”
3

哑子漫尝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

成语拼音:
[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,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]
成语解释:
哑子:哑巴;黄柏:黄檗,味苦。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,知苦说不出。比喻有苦难言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文姜深闺寂寞,怀念诸儿,病势愈加,却是胸中展转,难以出口。正是‘哑子漫尝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。’”
4

岁寒知松柏

成语拼音:
[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]
成语解释:
寒冬腊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,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 子罕》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
5

岁寒松柏

成语拼音:
[suì hán sōng bǎi]
成语解释:
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
6

松柏之志

成语拼音:
[sōng bǎi zhī zhì]
成语解释:
谓坚贞不移的志节。
成语出处:
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后操作司空,总朝政,问宗曰:‘可以交禾?’答曰:‘松柏之志犹存。’”
7

松柏之茂

成语拼音:
[sōng bǎi zhī mào]
成语解释:
比喻长青不衰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松柏之茂,无不尔或承。”
8

松柏寒盟

成语拼音:
[sōng bǎi hán méng]
成语解释:
比喻患难之交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渔《怜香伴·斋访》:“虽则是梅花冷淡,也甘守松柏寒盟。”
9

松柏后凋

成语拼音:
[sōng bǎi hòu diāo]
成语解释:
寒冬腊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。”
10

桂宫柏寝

成语拼音:
[guì gōng bǎi qǐn]
成语解释:
桂宫:汉代宫名,借指豪华宫殿;寝:内堂,卧室。指壮丽的宫室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词》:“桂宫柏寝拟天居,朱爵文窗搯韬碧疏。”
11

餐松啖柏

成语拼音:
[cān sōng dàn biǎ]
成语解释:
以松柏的叶实充饥。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:“俺出家人闲来坐静,闷来游访,寻仙问道,餐松啖柏。”
12

苍松翠柏

成语拼音:
[cāng sōng cuì bǎi]
成语解释:
苍:青色。翠:青绿色。指四季常青的松柏。比喻具有高贵品质、坚定节操的人。
成语出处: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只见对面千佛山上,梵宇僧楼,与那苍松翠柏,高下相间,红的火红,白的雪白,青的靛青,绿的碧绿。”
13

柏舟之节

成语拼音:
[bǎi zhōu zhī jié]
成语解释:
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同“柏舟之誓”。
成语出处:
宋 朱熹《与陈师中书》:“朋友传说,令女弟甚贤,必能养老抚孤,以全柏舟之节。”
14

柏舟之誓

成语拼音:
[bǎi zhōu zhī shì]
成语解释:
誓:盟约,诺言。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鄘风 柏舟序》:“《柏舟》,共姜自誓也。卫世子共伯早死,其妻守义,父母欲夺而嫁之,誓而弗许,故作是诗以绝之。”
* 柏的成语,带柏字的成语,包含柏字的成语。